CNML格式】 【 】 【打 印】 
鳩山“新政”破產與日本政壇亂局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6-04 16:08:07  


  中評社香港6月4日電/新加坡旅華學者、北京大學客座教授、日本龍穀大學名譽教授卓南生今天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說,鳩山食言,罷免(反對食言的)福島——從表面上看,似乎是一件很不可思議的事,但認真分析,卻是一幕早已安排好的政治劇情。

  理由很簡單,鳩山之所以要在普天間基地搬遷問題上擺“強硬”姿態,與其說是體恤沖繩民眾反對基地的民情,不如說是出自如下的兩個目的:一是作為推動“新政”的象徵,撈取政治資本;二是為自衛隊逐步接管美軍基地鋪平道路,有利於日本保守派扭轉美日不平等地位的長遠戰略。

  轉嫁責任 未奏功效

  也正因為如此,儘管鳩山的智囊曾放話要朝著中美日“正三角”的道路邁進,但在處理實際的具體問題、特別是普天間基地問題上,正如筆者曾為文指出一般,鳩山的態度是出爾反爾、吞吞吐吐。因為,他奉行的是如下“鬥而不破”的戰略:

  一、大前提是要維護和加強日美軍事同盟的關係;二、一旦白宮反應欠佳,鳩山隨時準備妥協;三、把責任推給內閣中勢單力薄、充當“新政”的裝飾橱窗,但卻以“維護和平憲法”和反對駐日美軍基地為己任的小夥伴社民黨。

  鳩山在食言(不遵守將普天間基地遷往國外或沖繩縣外之諾言)之後,不是馬上自動提出辭職,而是罷免社民黨黨魁福島瑞穗的大臣職位,顯然是按照上述原定的政治劇情搬演。鳩山的如意算盤是只要把政治責任轉嫁給福島,自己就可以脫身逃之夭夭,再加上時逢“天安”艦事件,鳩山以為可以為自己改變初衷找到借口,無奈此招得不到民眾的認可。

  無法面對7月參院大選

  較早時,鳩山還樂觀地期待黨首被罷官的社民黨能繼續留在聯合政府,並試圖拉攏社民黨的上層人士支持鳩山政權,但事與願違,絕大多數社民黨的基層組織不肯忍辱接受其安排,社民黨領導層(包括其中的動搖分子)決定退出聯合政府。

  社民黨退出聯合政府、鳩山內閣的支持率跌破20%的危險大關。如此這般沒有人氣的鳩山黨魁如何領導民主黨面對7月參議院大選的挑戰?加之鳩山本人及其背後靠山的黨幹事長小澤一郎(民主黨的真正老板)涉入的金錢醜聞尚未了結,民主黨上台後的諸多“新政”又未落實,民主黨內不同派系的領導人紛紛表示只有更換黨首的臉孔,才能挽回或制止民主黨支持率有跌無升的劣勢。由於鳩山是在小澤強有力的支持下上台的,鳩山和小澤可以說是命運共同體,因此,只有同時更換兩者在黨內的領導地位,民主黨才有可能向選民展示其新形象。這便是繼鳩山首相表明辭意之後,小澤一郎被迫同意辭去該黨幹事長的簡單背景。
蕭規曹隨 毫無新意

  現在,隨著鳩山政權(準確的說是小澤——鳩山政權,簡稱小鳩政權)兩名關鍵人物即將離開政權中樞,正如自民黨末期政權一般,各方對日本關注的與其說是其內外“政策”之走向,不如說是其“政局”之動向。

  換句話說,原本只是為吸引輿論界眼球,而毫無實質內容的“新政”——包括“中美日正三角論”和“東亞共同體”構想皆提前宣告破產。實際上,據日本媒體透露,鳩山內閣6月1日公布的有關“東亞共同體”構想的具體方案中,除了強調“重視亞洲”的口號之外,一切皆蕭規曹隨而毫無新意。加之該報告書在開頭部分刻意強調“美國的參與之不可或缺”,更足以說明鳩山亞洲外交終究並未離開自民黨傳統外交之主軸。

  現在,各方關心的是誰將取代鳩山,主宰民主黨聯合政府的浮沉?民主黨的新領導人能否扭轉乾坤,戰勝參議院大選?

  混水摸魚 伺機以待

  與此同時,各方也注意到此刻當政的民主黨之失利,並未給最大反對黨自民黨帶來加分的機會。因為不少民主黨支持者是在對自民黨絕望的背景下投給民主黨一票的,在他們發現兩個保守黨同樣腐敗無能、毫無作為的真相之後,他們最可能的選擇是不再信任任何政黨或意圖逃離政治。“是兩黨制好?還是三黨鼎立的局面更佳?”顯然並不是他們的關心所在。

  正因為本是同根生的兩大保守黨皆喪失人氣,不少旨在保住議席或圖謀混水摸魚、撈取大臣職位的兩黨議員都在忙於尋求機會和出路。它體現在腐朽自民黨的是,不少公開表示要“曲線救自民黨”的新老議員退出自民黨,另起爐灶;派閥林立的民主黨黨內勢力正在重組。至於其他各大小政黨,也在採取觀望態度或伺機以待。

  可以這麼說,日本政局再度進入重組的混亂時期。為期僅8個月的民主黨鳩山“清新政治”的假象自此告一個段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