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縣市長登陸 藍綠兩岸政策攻守易位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09-06-02 00:51:41  


台南市長許添財登陸可說是陳菊登陸後的第一張骨牌。
  中評社台北6月2日電(記者 鄒麗泳分析報導)高雄市長陳菊訪問中國大陸,緊接著台南市長許添財登陸,引發民進黨人士討論兩岸政策與路線爭議,儘管黨中央低調以對,不願陷入“非黑即白”的二元論戰中,開放派與閉鎖派爭執卻一觸即發。

  兩岸政策原本是民進黨積極進取的主攻強項,是黨主席蔡英文質疑馬英九“主權流失”、出賣“國家利益”的最有利籌碼,然而,隨著陳菊、許添財等縣市長陸續登門造訪對岸後,國民黨一方面讚許縣市長登陸,另一方面則是大力反撲民進黨“鎖國”不知與時俱進,藍綠兩大黨在這波訪中潮激烈交鋒,是否形成攻守易位,相當值得觀察。

  檢視這波民進黨縣市長登陸潮,陳菊之所以具有指標意義,在於示範效果與骨牌效應。就某種程度而言,陳菊說出“我們的中央政府馬總統”獲得黨內務實派嘉許,也讓民進黨政治人物與對岸交流時重拾些許信心。但不可否認地,但她後續行程無類似演出,顯現與大陸方面有一定程度默契,而陳菊本人也對綠營支持者有所交待。

  再就骨牌效應而言,台南市長許添財訪問大陸可說是陳菊登陸後的第一張骨牌,接下來可能還會有民進黨相同層級或更高層級政治人物登陸,這是民進黨不得不提前面對黨公職人員赴大陸並訂定注意事項的原因。這個原則性且低度規範要點,旨在處理技術層次的兩岸交流,卻因黨內人士擦槍走火、燃起兩岸政策與“中國路線”大辯論的倡議,自亂陣腳。

  隨著年底縣市長選舉腳步接近,民進黨盤算此刻不是自掀敏感的兩岸政策底牌時機,現今展開“中國路線”大辯論對民進黨而言是“百害無一利”,讓自己人陷入開放與不開放二元對立情境中,無助凝聚團結。因此,黨主席蔡英文強力反駁李文忠的“屁股面對中國”說,更打定主意不理會自己人製造出來兩岸政策辯論。

  現階段不論民進黨處不處理兩岸政策或上綱到“中國路線”辯論,都得面對日益緊密的兩岸交流,尤其是民進黨公職人員的交流,在這個過程中,民進黨主攻馬政府兩岸政策的積極性角色會不會變成被動者,更值得觀察。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