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聯合報:問蘇貞昌蔡英文中科如何善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8-05 09:24:44  


  中評社台北8月5日電/聯合報今日社論說,這不是一個假設性問題。之所以要問蘇貞昌和蔡英文對中科三期喊卡有何看法,因為三期七星農場的環評爭議,正是兩人在擔任正副“行政院長”時強勢介入所留下的後果。如今,行政法院裁定停止開發、廠商數千億投資面臨無所適從,原始決策者當然有義務說明立場及如何善後。

  扁政府當年為了推動“兩兆三星”計劃,全力開發中科,僅花了十個月就讓友達進駐。中科三期由蘇“內閣”一手主導,當時“環保署長”是出身環運的張國龍,蔡英文且打電話向環評委員關切;此案在爭議中強渡關山,導致居民不斷爭訟。兩年半前,高等行政法院首度判決撤銷環評,拒絕停工並提出上訴的仍是民進黨政府。從這些前因後果看,今天綠營或民進黨趁機反咬藍營蔑視環保、漠視法令,都是有昧於事實的說法。

  當然,政府行政決策應有其一貫性及連續性,國民黨若要將此事形容為替民進黨政府“擦屁股”,我們也不贊同。問題在,當“國家”延續性重大工業開發計劃與環境保護發生衝突時,前後任政府及朝野政黨必須就事論事,設法尋求解決;而不是趁機相互潑糞,或將之複雜化為政治事件,甚至讓整個社會再陷入“經濟與環保孰重”的交戰之中。重要的是,維護環境永續的立場要堅持,企業的合法權益要保障,政府公權力則不可廢弛自己的責任,在野黨也不應趁火打劫。

  近期的一連串事件,從大埔農民走上街頭,到中科相思寮、七星農場的抗爭,包括台塑六輕火災到反國光八輕的事件,都說明台灣保育意識的再度抬頭。但仔細觀察,其中問題並不全然相同:大埔與相思寮是出在徵收手段粗魯,導致農民反彈;中科三期和國光石化是環評程序不夠完備,引發社會疑慮;台塑六輕則是內部管理不良,出現工安漏洞。

  由此可見,這一波環保事件,更大的癥結在於前後兩任政府的行政處理手段欠佳,留給人們“重工輕農”的印象;其次,是少數企業的管理和承諾未能徹底落實,失卻民眾的信任;而並非社會突然湧現了“反商情結”。要檢討的,是前後任政府公權力的運用為何偏離軌道,如何能更細緻化,不要忽視少數的權益。企業則應提升自我要求,不要一味追求營收,而疏忽了社會期待。

  環保意識的提高,是社會進步的象徵;但在這波事件中,我們卻看到了一些假環保之名而為的政治操作,用兩套標準談環保,實可謂環保之賊。以中科三期遭裁定停工為例,民進黨“立委”要求沈世宏下台負責;他們假裝不知道這是蘇貞昌任內的決策,故意倒果為因。在學者反對“國光石化”的連署中,李遠哲形容建八輕是“台灣非常不幸的事”;問題是,此案在陳水扁執政時已經成立多年,當時“環保署長”張國龍還被扣上“阻擋”此案及台塑大鋼廠案之名而遭撤換;李遠哲和陳建仁當時分居“中研院”長及“國科會”主委,為何從未表示反對意見?如此兩套標準,不怕引起反科學之譏嗎?

  經濟和環保,並不完全是零和遊戲。苗栗大埔僅百分之二居民反對徵收,相思寮抗爭是廿多戶農民不願離開祖厝,七星農場則是七戶農民委託環保團體代打行政訴訟。小蝦米的心願必須重視,但多數人對開發及就業的期待也不能不顧。中科三四期喊卡,一批憂心地方發展的二林民眾也表示要抗爭;政府該做的就是要進退有據,兼籌經濟和環境,並顧多數和少數。

  五都選舉在即,國民黨深恐環保議題延燒,因此採取柔勢策略;中科三四期喊卡,應是出於這樣的盤計。這既是一個選舉議題,那麼中科何去何從,就不該只是吳敦義或胡志強的責任,也不只是廠商該自認倒楣;正在參選的蘇貞昌和蔡英文,也有義務想想自己留下的爛攤要如何收拾,這才是藍綠真正的歷史“共業”。民進黨執政時,罔顧法令也要幫助企業設廠,證明是行不通;如今在野,若竟然翻臉指控廠商只會“放雞屎”,一樣是說不通的!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