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許信良觀念突顯蔡蘇兩岸政策上短視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28 10:28:06  


民進黨“總統”初選登記的最後一天,許信良登記參選。
  中評社台北3月28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的社評說,在民進黨“總統”初選登記的最後一天,許信良登記參選,其出線機會固然渺茫,其“大膽開放”政見,更不可能成為民進黨的政策主張,但其觀念卻十足突顯蔡英文與蘇貞昌在兩岸政策上的短視。
  社評說,許信良曾是國民黨刻意栽培的台籍青年,卻是當年反國民黨最力的黨外人士;他曾經兩度出任民進黨主席,卻又一度脫離民進黨;二OO四年他支持連戰;二OO八年他又支持謝長廷;在藍綠之間,立場搖擺,不少人將其視為政治變色龍;卻有許多人欽佩他充滿理想的性格,諸如“新興民族”與“大膽西進”,當時都被民進黨視為邪說異端,如今看來,卻都已經逐漸成真,顯現他的思想早就超越民進黨。

  這次許信良參選,宣稱是“以一生準備當好台灣的政治領導人”,希望在有生之年,看到他的準備,能對他熱愛的台灣人民和民進黨有所幫助;他自認可為蔡蘇競爭“發揮緩和作用”。不過,外界的看法顯然不一,有人認為他是“唐吉訶德式”的堅持與浪漫;有人認為他是不甘寂寞;有人認為他的參選,對蔡蘇可以帶來良性刺激;有人認為他的參選,會照見其他參選人的不足與盲點。

  社評說,當許信良聲望最巔峰的時代,在民進黨內“總統”初選,先是不敵彭明敏,後來又輸給陳水扁;如今年屆古稀,在民進黨內早被視為過氣,自然更毫無機會,因此其參選目的,顯然不是意求當選,而是另有盤算。

  簡單來說,許信良是想藉此機會宣揚理念,希望自己的主張能夠成為民進黨二O一二的競選政見,以及下屆“總統”的施政主軸;而以參加初選的方式提出,既可擴大其媒體效應,又可以迫使藍綠陣營都不得不正視其主張,如此操作手法實在高明。

  就事論事,許信良的分析一針見血,諸如“台灣沒有主權流失的危機”、“台灣沒有被統一的威脅”、“國家認同的分歧也是表面的大於實質的”、“台灣多幾個邦交國或少幾個邦交國都不影響台灣的安危和實際的利益”、“當前台灣真正的問題是經濟如何成長與所得如何公平分配”。可以預見他所提出的“扶弱濟貧,社福優先”,相信無論藍綠的候選人,都將會列為重要政見;不過,他的“要讓台灣經濟持續成長的最有效對策,就是對陸資、陸客與陸生大膽開放”論調,恐怕不只綠營絕對無膽,藍營也會有所保留。

  社評說,顯而易見,國民黨對於陸資、陸客與陸生是主張“積極開放,有效管理”,以循序漸進的方式,視互動的狀況決定開放的幅度,這種政策相較於許信良的主張,也許不夠大膽,但卻更為穩健務實,至少方向基本相同。

  值得注意的是,毋寧是蔡英文與蘇貞昌的主張,無論是蔡英文的“和而不同,和而求同”,或是蘇貞昌的“台灣共識”,都是以“一邊一國”為基礎,否定九二共識為主軸,對於開放陸資、陸客與陸生,一直都持反對的立場,與許信良完全是南轅北轍。

  社評說,正因為如此,蔡蘇兩人縱使會同聲呼應“扶弱濟貧,社福優先”,但為了爭取綠營基本教義派的支持,他們絕不可能接受許信良大膽開放的兩岸政策,也不會認同“台灣沒有主權流失的危機”、“台灣沒有被統一的威脅”的分析,因此可以斷言,許信良的參選只是自說自話,一廂情願,蔡蘇絕對不會認真辯論兩岸政策。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