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富權:馬英九奇襲深綠地盤圖收一箭雙雕之效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5-23 11:10:57  


  中評社香港5月23日電/馬英九“動”起來了。他不但在其就職三週年當天揮軍南台灣直搗綠票倉巧取首投族,而且還在翌日奇襲深綠地盤,探視了被視為“台獨大本營”的臺北市馬偕醫院的醫護人員,宣佈“內政部”將於六月一日起推出“馬偕計劃”,優惠暗中積極支持“台獨”活動的外籍神職人員,並同時宣佈“衛生署”也將協調私立醫院至少加薪百分之三,還要努力做到讓醫護人員“準時下班”。

  新華澳報刊登富權的文章指出,馬英九此舉之目的很明顯,就是要爭取對本省籍民眾具有巨大影響力的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及其屬下的馬偕醫院,以及通常是民進黨支持者的醫護人員。

  所謂“馬偕計劃”,是指凡年滿六十五歲及以上的外國人,取得台灣地區永久居留、同時來台奉獻二十年,就可以享受若干老人福利,包括交通工具半價、社教機構半價、風景區半價等優惠,若干老人福利,包括交通工具、社教機構及風景區的半價優惠。目前初估有一百五十家左右的公立育樂場所及風景區加入,而且名單仍持續增加中。無論外籍人士服務貢獻的領域是社會福利、醫療救助,或是宗教、教育、文化等,都可以提出申請,受惠人數約有二百人以上。所有在台灣地區長期服務或具特殊貢獻的外籍人士,只要檢具申請書向“內政部”申請,經審查通過後,將由“移民署”在其“外僑永久居留證上”註記“國內大眾運輸工具及公立育樂場所優待”等字樣,持有人即可比照台灣地區六十五歲以上的居民,享有免費或半價的優惠。而之所以定名為“馬偕計劃”,是因為馬偕博士是首位來台服務的外國神職人員,具有極重要的代表性。

  其實,馬政府將此計劃命名為“馬偕計劃”,是有著明顯的特定目標,其針對台灣地區歷史最久的“台獨”機構、也是“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大本營——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及其屬下的臺北馬偕醫院的功利性甚為強烈。馬英九在當日演講時說明政府推出“馬偕計劃”的原因,是因為“有感於外國神職人員來台服務多年,卻無法享有‘我國’的老人福利”,就已透露了“馬偕計劃”的主攻對象,是基督長老教會的外籍神職人員。實際上,日前有媒體搶先報導“馬偕計劃”的優惠對象時,就只是惠及於外籍神職人員如神父、牧師、修女的。可能後來覺得此計劃的優惠對象僅給予外籍神職人員,將會引發民進黨攻擊“公器私用”,所以才將優惠對象擴延至所有符合條件的外國人,釋稀“馬偕”兩字的特殊含義。

  為何“馬偕”兩字具有特殊含義?這應從兩方面解讀:其一是馬偕創立的基督長老教會,後來成了“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土圍子”,其二是由基督長老教會創辦的馬偕醫院,是民進黨支持者的大本營。

  實際上,台灣地區的西方宗教團體,也有“省籍”之分野。其中當年跟隨蔣介石渡台的基督教和天主教團體,多持反對“台獨”立場,如單國璽大主教就持抱反“台獨”立場;而在國民政府收復台灣之前就已成立,並以本省籍神職人員主持,其教友也是以本省籍民眾為主的基督教團體,則往往是“台獨”的精神堡壘。由加拿大籍牧師馬偕於一百多年前創立的基督長老教會及其屬下的馬偕醫院,在後來都成了“台獨”運動的“旗幟”。筆者某次在臺北馬偕醫院就診,就聽到醫護人員不顧醫院應當肅靜的慣例,公開大談“台獨”言論,並和不同觀點的就診者激烈辯論。

  二零零四年“三‧一九”槍擊案發生後,泛藍選民普遍懷疑這是陳水扁自我導演的“苦肉計”,馬偕醫院秘書室竟然發出公開電郵,聲稱這些泛藍選民患了“泛藍妄想症”,凡是發現自己最近有焦慮、失望、憤怒、失眠的症狀的泛藍選民,希望能及早就醫,隸屬於長老教會的馬偕醫院精神科的同仁,“隨時待命為您服務”,“馬偕精神科擁有最堅強的醫療團隊,包括:劉秋平醫師、臧汝芬醫師、方俊凱醫師、徐堅棋醫師、張佳寧醫師等,他們在學術上、臨床上,長期基於領導地位,絕非台大醫院、市立療養院等等徒有虛名的醫院可以相提並論的。馬偕醫院精神科對於治療‘泛藍妄想症’更是有經驗,所有‘泛藍妄想症’引起的妄想、幻覺、躁動等等,都能在神的榮光裡得到最妥善的治療。”“我們真的很不忍心看到你們,發了病,遭到連戰與宋楚瑜的控制,在全省各地製造混亂,還要忍受別人唾棄的眼光。我們可以保證,只要趕快就診,及早服藥,必要時安排住院,病情一定會改善的。加油吧!不要向妄想症低頭!泛藍的朋友們。願神賜福於您。”……云云。

  據台灣研究會副秘書長楊立憲所著的《台獨組織與人物》一書所示,台灣基督長老教會原是世界基督教長老教會的成員,是台灣歷史最久、教徒最多的基督教團體,但也是島內最早從事“台獨”活動、介入政治最深的宗教團體。如該教會最早在台灣政壇提出“台灣主權屬於台灣人民”(此一口號後來被島內外“台獨”組織奉為圭皋)、“公民自決台灣前途”的口號,支持並直接參與黨外勢力反對國民黨當局戒嚴統治的活動,先後發表《國是聲明》、《台灣國家主權獨立宣言》、《以台灣國名、行台灣路--台灣國家正名,加入聯合國運動宣言》、《公義與和平宣言》等,鼓吹“必須堅持維護台灣國家主權獨立、正名、制憲、加入聯合國”等“政治理念及目標”。為此,該教會積極參與組織各種“台獨”活動,如組織“台灣加入聯合國宣達團”赴美活動,參與發起“二‧二八牽手護台灣”、“台灣正名行動”等。基督長老教會的多有“台獨”傾向,他們“手捧聖經,心向台獨”,成為島內“台獨”勢力的主導人員。該教會前總幹事高俊明由於從事“台獨”活動有“功”,民進黨執政後延攬其為“總統府”資政”。另一前總幹事羅榮光也任“台灣聯合國協進會”副理事長兼秘書長、“台灣正名大遊行”活動總領隊。該協會是披著基督教外衣的“台獨”組織,在“台獨”運動中發揮了重要作用,在某種程度上成為“台獨基本教義派”的大本營。基督長老教會在海外的分支機構--台灣基督徒爭取自決協會,也於一九七二年三月二十日發表“自決運動宣言”,否認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鼓吹“台灣人民的命運必須根據人權原則自立自決”。 

  台灣地區向有“四師”之說,“四師”即是律師、醫師、工程師(另有說是設計師)、會計師。這四“師”,除了是女生夢寐以求的委嫁對象之外,在政治上還大多是民進黨的支持者。在歷史的原因上,是在當年“二‧二八事件”以及國民黨在台灣實行“白色恐怖”統治的幾十年間,極力防戒本省人籍人當官,因而本省籍人子弟,大多因“當官無望”而在升讀大學時避選政治、外交、公共行政科系,而是修讀法律、醫學、工程、會計等科系,因而台灣地區從事這些行業的多是本省藉人,後來大多支持民進黨。而在個人因素上,由於這些知識分子具有強烈的民主意識,在台灣政治轉型和民主的過程中佔有特別地位,因而他們的政治立場大多傾綠,尤其是其中的醫界人士。“台灣醫界聯盟基金會”就是首個醫界社運團體,其首任會長李鎮源也是“建國黨”的首任主席;現任會長兼董事長吳樹民也是“台獨”團體“台灣北社”的社長。而“台獨”團體“台灣南社”、“台灣中社”、“台灣東社”等,也大多由醫界人士所把持。

  因此,馬英九此次深入泛綠地盤馬偕醫院,並向作為民進黨支持者的醫護人員發放“紅包”,很明顯是要降低他們的敵視態度,並進而爭取他們的支持。


    相關專題: 兩岸新局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