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央日報:吸引台商回台投資應加速進行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2 10:28:01  


  中評社台北10月22日電/中央日報網路報今天發表社評說,台灣“經建會”日前將“台商回台投資方案”提報“行政院”,本周院會即將審查,預料將可協助台商走出困境,並提振島內投資,對刺激經濟復甦當有正面作用。 

  近年台灣出口衰退,再加島內需求不足,企業產能過剩,反映在經濟上,不管是島內投資或僑外投資都大量減少。 

  在民間投資部份,受到金融海嘯影響,在二OO八年與二OO九年相繼出現負成長;二O一O年反彈,年增率達到三十三‧八%,去年雖有成長,但在歐債危機擴大後,又開始下滑,第三季年增率負九‧九%,第四季再衰退十三‧一九%;今年第一季負九‧三%,第二季負二‧二一%,一連四季負成長,充分顯現民間投資意願低落。
 
  在僑外投資方面,過去四年來核准金額每年平均不過五十五億美元,比以往差了很多;今年一至八月僑外投資金額三十‧八億元,雖較上年同期增加四‧四九%,但相較於台灣對外投資六十七‧五四億美元,同期比增加二五七‧八七%,顯見僑外投資台灣遠比台灣投資其他國家要少的很多!
 
  而從二零零九年六月三十日開放陸資來台以來,至今年八月累計件數僅有二九四件,金額三‧一一億美元;相較台灣上市櫃公司投資大陸,至今年第二季止,累計已達一兆三八七O億美元,更是完全不成比例。
 
  在此狀況下,爭取台商返台投資,不但是迫切且有必要的手段,同時是現階段可行性最高的方案。因為,台商也正面臨危機。 

  眾所皆知,兩岸產業分工互補關係,已逐漸變為競爭關係。在大陸產業茁壯後,原物料、關鍵零阻件和機器設備自給率日漸提高,導致台商在大陸的投資帶動貿易效果大幅降低,儘管大陸仍維持八%左右的經濟成長,但台商的經營環境卻普遍處於極為嚴峻的狀態。
 
  根據電機電子公會所作的“二O一二年中國投資環境與風險調查”,台商經營有十大困境,包括融資、缺工、成長、利潤、資源、匯率、環保、差距、智財、法制等項,使得台商經營成本日益攀升,投資風險相對提高,台商未來在犬陸繼續投資生產意願自然隨著降低。
 
  社評認為,大體而言,台商的因應策略不外:就地轉型升級、轉往大陸內陸、外移到東南亞以及返台投資四項。事實上,台商無論就地轉型或轉進內陸,勞動成本都會繼續上升;而外移東南亞,又會有人生地不熟的風險,因此,只要台灣投資環境改善,有利可圖,台商自然會把返台投資列為優先考量。
 
  目前的台商回台投資方案分為六大策略,分別是“國發基金”挹注資金,降低台商資金成本;協助解決人力問題、協助土地資訊、機器設備、關稅減讓六十%;加速兩岸經濟合作;協議ECFA後續談判;加強輔導諮詢,二年內全力吸引台商回流。目標定在每年一千億元,預料將可創造引入外勞數目兩倍的本勞就業機會,對國內經濟自然有極大效益。
 
  從整體看,這些策略當然都有其必要,現當支持;不過,要想台商“有感”,進而願意返鄉投資,就必須有足夠的誘因和周全的配套,障礙和限制越少越好;馬英九日前說的,放寬外資投資台灣“開放是常態、管制是例外”,顯然已經看出這一點。職是之故,我們深盼政府能夠秉持此一原則,將此方案儘速付諸實施。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