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吳子嘉:光說不練的民進黨中生代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1 16:10:48  


  中評社台北7月11日電/在民進黨中生代疾呼召開“中國政策大辯論”之後,蘇貞昌雖然選擇以“華山會議”頂替上陣,試圖降低敏感與衝突,但終究是開始面對民進黨的軟肋。

  美麗島電子報副董事長吳子嘉在該報撰文說,只是令人感到不齒的是,當初主動召開記者會,公開要求開啟民共交流、舉辦辯論的民進黨“立委”,有不少人此刻竟選擇在“華山會議”中缺席,這群自詡“青壯派”“立委”們表現出來,對“國家”重大事件毫無主張、就是一群思想空洞、只會關心媒體作秀的公關政客。

  今年五月底,民進黨準備召開全代會前夕,林佳龍、蕭美琴、高志鵬、姚文智、李俊俋,一字排開,以“找出民進黨兩岸政策”為名,坐在民進黨“立法院”黨團會議室要求黨中央召開中國政策辯論。

  在當時的記者會上,林佳龍說,民進黨必須提出與時俱進、與民同在的中國政策,並羅列出三項目標,分別是為執政做準備、為人民找出路,及為區域和平建立穩固基礎。高志鵬則說,中國政策是民進黨“永遠無法迴避的問題”。

  就在同樣一段時間,陳其邁、林佳龍、鄭麗君等人,也繼續打著“中生代”名號,主張民進黨既然不認同九二共識,就應思考以其他方式,正視與中國大陸的發展,並開啟交流。

  這些發言,確實爭取到不少媒體版面,外界也一度煞有其事地以為,十五年前許信良辦過的“中國政策大辯論”可能又將重新登場,使得黨主席蘇貞昌不得不正視這股聲浪,要求黨的中國事務部研擬對策,因而提出九場“華山會議”作為因應。

  定位不清的“華山會議”,或許最後注定只能讓大夥各言爾志,但無論如何,這絕對是蘇貞昌在“中生代”強烈建議下所推出的產物,即便對其功能有所質疑,對於形式有所不滿,但既然黨中央搭建了這個舞台,何不負責任進場抒發“滿腔熱血、滿腹經綸”?甚或把內心累積對黨的不滿,在各山頭面前來場激辯?

  令人不解的是,從第一場“華山會議”的出席狀況來看,當初義正嚴辭說要面對中國大陸的中生代們,包括林佳龍、陳其邁、蕭美琴、鄭麗君、李俊俋、高志鵬等人,全都不負責任的銷聲匿跡,莫名放棄好不容易爭取而來的發言機會,昔日傳統民進黨人的勇敢特質,在這群“中生代”身上是完全看不見。

  更甚者,當初登記報名參加“華山會議”的民進黨“立委”多達數十人,結果到了開會當天只有柯建銘、管碧玲、段宜康、姚文智、許智傑、吳秉叡、陳潔如等七人到場。其中,還有人是姍姍來遲,讓負責主持的蘇貞昌不得不宣布“等“立委”,謝長廷、游錫堃、陳繼盛、羅福全、許世楷、吳榮義…,一群在黨內輩份極高的“長者”全都呆坐在位置上,一等就是十五分鐘,蘇貞昌才不得不宣布開會。結果,還是有某位被安排在“上位”的大牌“立委”,於會議開始後五分鐘才現身。

  從這些小事件就足以看出,所謂的“民進黨中生代”,對於攸關民進黨能否重新執政的兩岸議題,不僅態度輕忽,甚至是沒把這件事列為重要事項。否則,又怎會遲到或不出席呢?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