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民進黨中委會 施俊吉:應管制中資入台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7-12 01:26:37  


民進黨主政時的“金管會主委”施俊吉(左)報告“台灣對中國的經濟戰略”。(照片:民進黨提供)
  中評社台北7月12日電(記者 鄒麗泳)民進黨11日召開中國事務委員會第二次委員會議,前“金管會主委”施俊吉報告“台灣對中國的經濟戰略”。施俊吉指出,根據“聖地牙哥原則”主權基金對外投資時,投資意圖必須透明,未影響被投資國的“國家安全”與產業利益。

  鄭文燦轉述施俊吉的話說,台灣處理兩岸關係時,要考慮政治與依賴問題,這是所有國家都會有的正常防衛措施,因為馬政府對中資不設防,民進黨應該主張管制中資來台。

  施俊吉強調,進入ECFA時代,兩岸經貿關係特徵轉變,過去的垂直整合消失,且中資可以來台灣投資,兩岸政商關係進一步深化,進而影響台灣市場、媒體和言論,對台灣是重大挑戰。

  民進黨第二次中國事務委員會議11日下午召開,施俊吉報告“台灣對中國的經濟戰略”,除前“國安會秘書長”邱義仁出國缺席外,其他出席的8位委員都有發言。謝長廷聽完報告後問,如果各國都與中國做生意,為何台灣會特別考慮到政治與依賴問題,其他國家做法又如何?

  施俊吉回答,全世界各國在簽訂自由貿易協定(FTA)與對外投資時,都有一定管制規範,不是都不設防。美國常常針對一些高科技、敏感技術投資進行管制,例如日本軟體銀行收購美國電話公司Sprint進行審查;中國電信公司華為在很多國家投資時,也有被擋在門外,並非針對中國而來。

  他認為,中資來台,如果是明著來,有投審會可以把關;但如果暗著來,經由第三地,則不易審查;尤其現在中國主權基金也跟很多私募基金合作,以台灣現在股市總市值20兆計,中國主權基金規模達6兆元之多,若來台投資,對於台灣會構成相當影響。

  另外,中國事務部主任洪財隆也談到,兩岸經貿關係進入到ECFA時期,兩岸經貿已經從邊境上往邊境內議題移動,包括投資與人員的移動,在這種情況下,兩岸政商關係也在發生改變。

  洪財隆說,台灣中小企業之前到中國投資,主要是中小企業與地方層級的關係,爾後演變成大財團與大企業與北京中央的關係,兩岸政商關係呈現中央化。另一個軸線則是國共平台,台灣政黨(國民黨)與北京的經濟利害關係,現今兩岸經貿交流已經從貿易主導變成投資主導。

  他指出,民進黨對中經濟戰略的兩點共識,就是依照兩岸經貿趨勢來著手,才能有效解決對中經濟的依賴以及更平衡內外經貿關係,這是兩點共識的精神。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