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青年與新媒體成國民黨罩門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05 09:19:29


  中評社台北6月5日電/準備代表綠營參選台北市長的柯文哲要海選發言人,引起熱議。有人認為,發言人可以從年輕之海裡挖掘珍珠,也有人認為只是候選人包裝形象的短線行銷手法。柯文哲在決定人選前,其實應該參考馬英九的經驗。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一般人認為,發言人就是首長或候選人的喉舌,其實,這只對了一部分,發言人還必須是耳目,甚至是大腦。發言人不但要在火線上代表政治領袖,同時做好靜態的理念闡述與動態的危機管理,更要在第一線蒐集輿情,當外界開始對政治領袖有所質疑時,能立即掌握訊息,做好準備,從容不迫做出正確反應。從辯護的功能論,發言人是衝鋒陷陣的火槍兵,從輿情蒐集的功能論,是深入叢林的哨兵。發言人不好,不只影響辯護,更會讓政治領袖耳目不明。

  發言人角色極為重要,從發言人任用,可以觀察國民黨與民進黨兩黨的用人風格。

  2008年“總統”大選,馬英九任命的3位主力發言人:王郁琦、蘇俊賓、羅智強都是政壇新面孔,年輕且無深厚政治背景,被稱三劍客的3位發言人,大選時衝鋒陷陣,戰功彪炳,後來在政治發展上一路順遂,王郁琦在馬政府第二任期成為最年輕的陸委會主委;蘇俊賓先為“新聞局長”,2012年以刺客之姿南下參選“立委”,為馬英九在艱困選區開疆闢土;羅智強2012選戰成為副操盤手,再被拔擢為“總統府”副祕書長,但在九月風暴中去職。

  2012的“總統”大選馬英九任用發言人風格更為明顯,第一波公布的3位發言人,李佳霏36歲、殷瑋30歲、馬瑋國29歲,平均年齡31.6歲,都是政壇新鮮人。

  蔡英文完全不同,第一波4位主力發言人,陳其邁48歲、徐佳青44歲、蕭美琴42歲、鄭麗君43歲,平均年齡44.5歲,比馬英九的發言人足足大13歲,是跨世代差距。這4位發言人,或擔任民意代表多年、或曾任政務官,個個頭角崢嶸。

  縱觀雙方發言人的風格,藍營發言人重視紀律與團隊戰力,不求個人表現。綠營發言人則獨立性強、不待指令可單兵作戰。藍營雖用年輕人,發言反而穩守,偏向正規軍戰法,綠營發言人強悍,偏向叢林式游擊戰法。

  一般認為,民進黨比較願意給年輕人機會,但在發言人的任用上剛好相反,比較保守。被認為比較保守的國民黨,發言人的任用上反而大膽、年輕。

  從選舉或政治培養的角度來看,馬英九選戰的發言人任用,是為他加分的。發言人的“門面效應”,有助於補強國民黨不重視年輕人、與年輕世代疏離的形象。尤其在網路時代,新媒體戰場愈來愈重要,年輕人對網路的熟悉度與掌握度絕對超越年長者,用對年輕人有助於政治領袖對新媒體的經營。以2012“總統”大選最重要的新媒體戰場──臉書來看,選戰開打前,馬英九的臉書聲勢十分低迷,選戰開打後,在年輕發言人與新媒體幕僚群衝刺下,卻後來居上。“總統”大選投票日前,馬英九臉書粉絲已破百萬數,蔡英文則約莫40多萬,雙方差距近60萬,這當然影響了雙方在新媒體戰場的發聲權與支持度。

  政治瞬息萬變,綠營在2012嘗到教訓,短短兩年,在一波波的學運中與年輕世代保持對話,透過年輕人在新媒體上擴大影響力。蔡英文回任黨主席,網路部主任一度想大膽任用年輕的網路科技人,雖然後來因為引發爭議而作罷,但已清楚顯示,民進黨戰法已經改變。反而馬英九在當選連任後,“總統府”未堅守新媒體戰場,應與如今民意支持度兵敗如山倒有關。

  最近兩年,藍營年輕人在選戰時發揮的戰力,已逐漸渙散,新媒體話語權更拱手交出,學運中,國民黨與年輕人幾乎完全斷鏈。這反映出,國民黨雖然在發言人上重用年輕人,但在思維上,並未走出保守習性,讓年輕人效用僅及於門面,沒有帶來政黨文化的集體改變。

  2014年縣市長選戰戰火正殷,2016年“總統”大選戰鼓已響。藍綠的發言人任用學,就算不是扭轉戰役的絕對關鍵,但在年輕人與新媒體的戰場上,發言人如何用,必會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