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百達語中評:陳明通談話正面回應連習會
http://www.CRNTT.com   2018-07-20 00:27:43


 
  陳明通演說中提到,台灣方面“願意在不設政治前提與不拘形式、不限地點之下,促成兩岸的對話與溝通,並進行可能的風險管理”,但蔡政府至今不承認“九二共識”的情況下,是否有可能性?

  張百達向中評社說,至少表明不論當前內外情勢如何演變或艱難,蔡政府至今仍願意隨時與對岸進行溝通對話的立場沒改變,這本身就含某種積極善意與理性務實的一面,同時也代表蔡是正面面對兩岸關係,深刻瞭解兩岸關係對於台灣生存發展的重要性。

  張百達說,兩岸過去相當一段時間以來,確實因為“九二共識”之爭,不僅造成台灣內部嚴重政治分歧,也影響了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維持與積累,以及開啟更為全面正常交流、互動新局的可能與機遇。正確地說應是民進黨雖不接受“九二共識”這四個字,但也沒否認“九二會談的歷史事實”。況且,究竟應以“九二共識”或“九二諒解”來描述、概括當年所發生的歷史事實,即使當年參與相關事務的海基會前祕書長邱進益,也有不同看法。

  他認為,陳明通這次談話再次重申,蔡政府“尊重1992年兩岸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論述,即為超越前者名詞之爭,所進行的嘗試與努力;此外,還包括“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和其他相關法律”等元素,這些共同構成了蔡政府主張的兩岸交流互動的“既有政治基礎”。如從蔡政府的兩岸整體論述來看,其所主張的兩岸“不涉政治前提”開啟對話與溝通,是基於前述相關“既有政治基礎”所進行的鋪陳,整體來看其中仍具一定善意。

  張百達表示,陳明通這次談話,再次呼籲兩岸進行務實溝通對話,應可視為正面回應。兩岸官方與民間交流是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的“任督二脈”,如果能夠儘早打通,雖不意謂兩岸政治分歧或終局關係能夠立即解決,但至少有助於提升當前兩岸關係的風險管理,同時促進台海情勢的戰略穩定。

  有相關學者指出,陳明通談話中,刻意凸顯兩岸價值與體制的差異,恐怕不利於今後兩岸關係的發展。但張百達認為,兩岸因經歷不同的歷史遭遇與發展道路,不論在政治體制、社會發展或一些價值觀念上,確實存在一些差異,而這些差異也確實可能影響到,台灣民眾對於當前以及今後兩岸關係發展的看法與態度。

  依據他個人觀察,相信北京也清楚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自從習近平上任以來,除了強調依法治國、推動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國家治理體系與治理能力的現代化等,這些改革不僅是考慮到大陸內部發展與民族復興的需要,相信也包含如何隨著大陸的改革與進步,以縮減兩岸在某些領域的差異,增加台灣民眾對大陸的認同感。

  張百達向中評社表示,連戰在這次“連習會”談話中,除了提到孫中山“三民主義”中的“民族”與“民生”之外,也提到了“民權”這兩個字,當然具有特殊的意涵。不無同樣包含著對大陸相關人權保障事業發展的期許,未必要從負面角度來看待。

  他認為,就像陳明通談話中提到,即使台灣社會對北京政權有不同的聲音,“但亦能綜整出願意與中國大陸保持良善和平關係的多數意見”。台灣社會願意關心大陸的發展與進步,總比漠然或不關心好,應該是好事。

  對於陳明通演講中提到“1949年,國民政府播遷來台,開啟了兩岸分治狀態並持續至今”以及“由於近代中國所遭受西方列強的壓迫,已沉澱成整個民族沉痛的集體記憶”等過去未曾有過的新論述。張百達認為,這樣的論述過去確實少有,具有一定的新意。正如習近平在“連習會”中提到他之前去山東考察時,特地前往甲午戰爭時北洋海軍基地劉公島,而北洋海軍也是在此被日軍全滅。在上述相關歷史敘事之中,自然容易讓人聯想或傳達兩岸同屬中華民族的蘊意。

  張百達對中評社提到,過去陳水扁任內也曾提出“兩岸人民曾經擁有共同的血緣、文化和歷史背景,過去一個世紀以來也都遭逢強權的欺凌和專制的統治,如今,兩岸人民都有站起來當家作主的堅強意願,這一點應該能夠獲得彼此充分的理解”等相關談話。

  他強調,陳明通談話透露出,即使面對當前兩岸政治分歧,也毋須因此否認兩岸在歷史、文化及血緣的關係,這不僅符合實事求是,其實也是一種自信的展現。他呼籲,對於歷史所遺留下來的當前兩岸政治分歧,兩岸雙方應該共同展現智慧,以更加成熟的方式來處理。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