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凌子楚:美國11月大選前可能在南海開戰
http://www.CRNTT.com   2020-04-17 00:25:30


凌子楚受訪。(中評社 李其樺攝)
  中評社嘉義4月17日電(記者 李其樺)台海局勢益發緊張,曾任軍職的無黨籍嘉義市議員凌子楚接受中評社訪問研判,美國有可能在今年11月大選前,與中國在南海爆發區域戰爭,兼拉抬美國總統特朗普選情。距離美國上次對外發動戰爭已經經過20年,美國國內也有庫存軍需品和武器要消耗的需求。

  凌子楚1965年生,政戰學校外文系學士、台灣大學“國家發展研究所”碩士,軍中退伍後曾經營補習班,並擔任電台主持人。2004年首度代表台聯黨競選嘉義市“立委”獲2萬4千票居落選頭,2008年再戰僅獲1萬4千多票落選。走型男路線且重視網路行銷,2018年以3千多票當選嘉義市東區市議員。

  談到中美關係轉變,凌子楚表示,1979年中美正式建交是中美關係的轉捩點,美國聯中制俄的戰略定型,第二個轉捩點在2000年美國同意中國加入WTO,要求中國開放市場、取消國家補貼、尊重智慧財產權、不得要求企業在投資過程中做專利轉讓,這些都是中方當時的承諾,從1979年以來政治經濟交往中國,軍事圍堵中國的戰略高峰。

  凌子楚表示,2008年的金融風暴和次級房貸是一個逆轉,這個高峰不是美國預期的,從2008年到2014年美國投入4.5兆美金,本來是要救美國的經濟,結果美國雖然避免銀行和房地產倒閉,卻也面臨失業率增加等苦果。另方面這些錢因為地球村的關係流通到中國,造就中國從2兆美金GDP,到今年成長為4兆GDP,使得中國成為世界工廠,也造就亞洲新興國家股市大漲。

  凌子楚認為,2016年特朗普會當選的原因,是因為他凸顯了美國經濟問題,以及過去對中國戰略結構的錯誤和改變,特朗普執政意味過去美國實施的政經交往中國,軍事圍堵中國戰略的結束。從2016年起為美國政經交往亞太,軍事安全圍堵中國新的戰略的開始。 

  凌子楚進一步表示,主要差異在於投資對象改變,政經交往亞太就是要排除中國。中國不再是美歐的世界工廠,美歐會將工廠移出中國,回到1979年亞洲四小龍的時代,以亞太其他國家為主。

  凌子楚表示,美中戰略改變主要是因為經濟,其他原因都是次要的。國家所得就是GDP,美國GDP有22兆美金,歐盟有13兆美金,中國賺14兆美金。全世界國家合計賺100兆美金,中國就佔了15%,歐盟15%,美國22%,加起來就過半,2016年就是政經戰略轉變的一年。

  美中戰略改變,加上新冠肺炎疫情盛行,對全球政經趨勢有何影響?凌子楚表示,依美國的戰略政經交往亞太,不再把中國視為世界工廠,生產鏈會持續從中國外移,新冠肺炎疫情會加速這個趨勢。過去台灣對中國大陸的市場依賴高達7成,現在只有4成,這也是全球戰略改變的必然趨勢。
  
  對於美中最近軍事動作的對抗,凌子楚進一步分析,距離美國上次對外發動戰爭已經經過20年,美國國內有庫存軍需品和武器要消耗的需求,原本疫情前美國有可能透過其他國家在伊朗發動戰爭,但是現在伊朗同樣因為疫情死傷慘重,於是最適合打仗的地點可能就在南海,因為南海區域人口少,發動戰爭造成影響最小。

  凌子楚分析,現在新冠肺炎在世界蔓延造成數萬人命死亡,美國藉疫情師出有名,宣洩世界各國的怒氣,美國不會直接打中國本土,但是絕對會找地方開刀。

  凌子楚向中評社分析認為,年底美國總統大選,如果疫苗能夠趕製成功,今年8月有明朗結果,也許今年8月到11月選前美國會在南海開戰,也有助特朗普的選情。美國在亞太已經部署了2到3個航空母艦戰鬥群,在整個第一島鏈超過100架F35,20架F22不含日本,透過區域戰爭把南海的飛彈摘除、機場炸掉,回復南海自然風貌,就等動手的機會。

  假如美中在南海發生軍事衝突,對台灣有何影響?
 
  凌子楚表示,目前台灣已經脫離中國市場,重新回到亞太和美國的供應鏈,在經濟發展對台灣有利,但政治上仍要看機緣,無論中美是否發生區域戰爭,中國對台政策有可能改變,兩岸在中美貿易戰之後會有否極泰來的轉機。如果中美沒有發生戰爭,中國必須回應外部的壓力,因為台灣也是大陸的籌碼,兩岸還是有機會好轉。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