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聯合早報:拜登攘外須先安內
http://www.CRNTT.com   2021-04-01 09:45:22


  中評社香港4月1日電/美國總統拜登於3月25日舉行上任後的首場記者會。他誓言將促使中國按照國際規則行事,並且要壯大美國國力以確保在與中國的競爭中占上風,阻止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強國家。

  新加坡聯合早報3月29日社論指出,拜登要保障美國的國際龍頭地位,從維護國家利益角度審視,自然無可厚非,但所謂物必先腐而後蟲生,美國國際地位的強弱,根本取決於國內的團結與否。拜登在激烈的選舉爭議中上台,清楚知道美國的內部分歧,才是影響國際競爭力的關鍵。因此,他要確保美國繼續成為全球最強國家,當務之急是先化解國內矛盾。

  作為政治素人的特朗普在2016年意外當選美國總統,被視為美國民粹主義力量的一次大爆發。但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美國基層選民目睹政治精英如何在冷戰勝利後,通過擁抱經濟全球化策略,一步步掏空美國製造業,把就業崗位大量外移到新興經濟體,導致中產階級萎縮;並且在從美國經濟金融化攫取龐大利益後,因自身貪婪而引發華爾街次貸危機,爾後竟還全身而退,完全沒有對摧毀大量美國人財富的災難負責,終於催生了反精英和逆全球化的特朗普主義。

  因此,美國政治分裂的本質,是廣義的統治精英跟治下民眾利益脫鈎的結果。這一結果直接導致了社會貧富懸殊,反映於政治上,就出現了所謂“99%對1%”的民粹主義。讓問題治絲益棼的則是美國精英掩耳盜鈴的反應。美國的根本問題無疑是公平正義的削弱,但是精英非但不從階級矛盾入手解決,反而把公平正義問題導向種族、性別平等的歧路上,無端製造了種族主義爭議和性別認同政治,進一步加劇社會對立。
 
  這種新增的對立表現在兩黨政治上,是傳統的左右之分日益模糊,議會民主淪為“否定政治”,只看立場,不問是非。這使得眾多亟待解決的問題無從開展,包括大量年久失修的基礎建設、日益膨脹的赤字和國債、國民基本教育水準低落,當然還有最核心的貧富懸殊以及連帶的階級矛盾。在這些長遠將影響美國國力的問題之外,眼下還有如何對待非法移民,乃至應對破壞美國經濟的冠病疫情,都難以看到朝野存在行動力。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