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中國時報:用善意、創意為兩岸續創雙贏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0-07-14 22:57:22  


  中評社台北7月14日電/中國時報今天的社論說,兩岸簽署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後,國共論壇在廣州召開。中共總書記、國家主席胡錦濤依例在北京接見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一行人,儘管胡錦濤並未對台灣最關切的後續與他國簽署FTA之事,做出更明確而具體的表示,但不變的是兩岸善意和密切交流更堅實地推動下去;吳伯雄也高調、公開地傳達馬英九的致意和十六字原則,這也顯示兩岸關係已經走出“密使”陰霾,朝制度化、正常化邁進。 

  社論說,眾所皆知,李登輝執政時期,兩岸互動仍處於不穩定狀態,雙方互動密切時,國共最高層皆派出最親信的密使傳話,密使讓兩岸關係平添想像,卻無助於兩岸關係的正面發展;即使如此,扁政府執政時期也曾有意建立密使管道,但陳水扁西裝口袋的一張紙條,也無助於扁政府與北京方面互信往來;二○○五年,親民黨主席宋楚瑜赴大陸訪問,行前主要考量還是在於兩岸關係如何正常化,因此多次與扁政府溝通,建立宋、胡會的對話方向和原則,陳水扁贈字“誠信”以取信於宋,但結果依舊落空。 

  馬英九和李、扁時期的執政者最大不同是,他不相信密使管道這種事。他堅持執政下的海陸兩會或任何與兩岸相關的協商,在透明、正常的機制下運行;他甚至一度動念要讓國共論壇轉型,不再扮演兩岸政策先行者的角色。事實上,馬的想法部分也落實在目前兩岸關係和政策上,國共論壇的儀式性漸強,決策性趨弱,所有兩岸協議、磋商,除兩岸兩會外也納入政府相關官員、甚至機關。至於國共論壇,大陸以黨領政,所有與談代表,既有黨職也都是對台工作的要角,但國民黨方面出席者,無一在馬政府大陸決策體系中扮演任何角色,遑論發言權,充其量他們可以透過黨的管道提供建議。 

  馬英九不熱衷參與國共對話,是北京方面對馬一直存在的疑慮,但是,馬英九有強烈企圖心改善兩岸關係卻是不爭事實。國共高層對話,始自國民黨在野之後,無官一身輕的國民黨人,在這幾年往來北京、上海,出席各種活動與論壇,建立互信與了解,重新執政後,這樣的對話,在黨依舊可以進行,但身兼“總統”與黨主席的馬英九,顯然一時半刻還不可能與對岸領導人面對面對話。 

  社論說,馬英九這次請吳伯雄帶給胡錦濤的十六字:“正視現實,累積互信,求同存異、續創雙贏”,並不特殊,只是國共論壇數年來一談再談的論調,雖為老調,卻極為重要,特別是在兩岸關係直線升溫後,“正視現實”不能只是單方面的要求,必須為兩岸共同認知和接納。就北京方面而言,很難打破他們的原則;反對台獨、堅持九二共識,唯其如此才能為“解決制約兩岸關係發展的難題,找到可行的辦法”,這也是台灣面對北京必須認清的現實;就台灣方面而言,則是要對岸接受“中華民國”在台灣的現實,馬英九如果不可能在國際場合與對岸領導人對話,他又如何可能突破內部矛盾,創造“馬胡會”? 

  馬胡何時能會,還未必是馬英九最急迫的關切重點,對台灣而言,最重要的,反而是後ECFA時代,台灣尋求對外簽署FTA,可能遭遇的是阻力或助力?胡錦濤並未正面回應這個問題,吳伯雄則以國台辦主任王毅的說法指,胡主席贊同王毅所提“合情合理對待,務實妥善處理”的說法。兩岸關係特殊、敏感,很多事點到為止,只能靜觀後續進展,ECFA讓兩岸經貿合作更緊密,馬政府就更需要在對外簽署FTA取得實質進展,才能化解內部的壓力和疑慮。 

  社論說,從好的方面看,大陸願意“合情合理對待”台灣的需求,“務實妥善處理”台灣的行動,基本上,應該暗示台灣有很大機會,在可預見的時間內,與他國簽成FTA。但是,台灣也不能不切實際地期待舖天蓋地簽成許許多多FTA,大陸方面有前提的制約,比方說,大陸的邦交國,台灣不能先簽;大陸簽成FTA者,台灣才有機會跟進等等,都是台灣必須做好心理準備的;至於在大陸領頭下,兩岸共同參考區域經濟,台灣還有多大的對政治現實各自表述的空間?也得提前因應,兩岸需要善意,也需要創意,才能真正續創雙贏。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