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台灣人米食消費 只有30年前的一半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4-26 00:55:52  


 
  陳文德說,1981年台灣人平均每年吃掉100公斤米,2009年減少超過一半,每年48公斤。因生產技術進步,台灣稻米生產量又增高35%。

  更嚴重的是,台灣自己沒有生產的農產品如黃豆、玉米、小麥等穀物,需求量卻與日增加。進口依賴度過高,整體降低了糧食自給率,使台灣糧食安全政策,愈來愈容易受到外國氣候、價格等因素衝擊。

  陳文德分析,從健康與糧食政策考量,應該多吃米、魚類,少吃畜禽肉類。和日本相比,台灣穀類消耗量和日本相去不遠,但是薯類吃得太少,最嚴重的是油籽類和肉類都吃得太多。台灣油籽類消耗每人每年需要27.3公斤,日本只有13.4,超過日本1倍之多。肉類的消耗每人每年77.1公斤,比起日本47公斤,也高出太多。

  陳文德提醒,台灣人民一定要好好改變飲食習性,減少油籽類和肉類的攝取,每人多吃一碗飯。

  陳文德表示,為了確保台灣的糧食安全制度,台灣的糧食自給率,要從目前32%的自給率再往上提高,並將安全存量提高到3個月以上。

  另一方面,政府正積極推動“小地主大佃農”政策,把農村許多破碎的小農地集合起來,由大佃農來耕耘操作,降低務農的成本,同時推動休耕契作玉米,更研擬海外農業合作,境外契作生產穀類的可能性。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