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吳宗憲:蔡先安內再攘外 為未來留伏筆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5-21 00:44:51


 
  第三、兩岸關係鑲嵌在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發展中來規劃

  兩岸關係進展的思考,重點是區域發展的考慮,而不再去強調兩岸人民的情感與歷史淵源,這點已經從感性面轉向功利面。

  第四、不想破壞政治的和諧

  對於對於過去國共所達成的既有的成果,蔡也不會刻意去否定,因此,她強調“尊重”1992年兩岸兩會秉持相互諒解、求同存異的政治思維,進行溝通協商,達成若干的共同認知與諒解的“歷史事實”。然而,尊重歷史事實與承認政治符號,畢竟是兩回事,尊重歷史事實,只是不想破壞不同族群或歷史情感者之間的和諧。

  第五、動態的決定兩岸互動架構

  未來,新的兩岸互動邏輯,會在以下幾個基礎當中動態地決定:她點出來的基礎包括了:

  其一,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兩岸人民關係條例及其他相關法律,處理兩岸事務。其二,既有政治基礎,包含幾個關鍵元素,第一,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這是歷史事實;第二,“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第三,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第四,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

  從這個角度來看,這次的演說尚未替未來的兩岸關係定調,反而只是先告知外界,在兩岸議題中,所考量的幾個標準,未來兩岸關係的互動結構,還要看這幾個標準的動態演變過程,再作決定。這也非常符合理性的談判邏輯,兩岸關係還必須在未來重複賽局過程中,逐漸建立,兩岸關係良窳,責任非完全在台方。

  第六、滿足各方所需,但替未來變動留下伏筆

  這蔡英文揭櫫的幾個原則中,依據“中華民國憲法”以及兩岸人民關係條例”、“1992年兩岸兩會會談的歷史事實與求同存異的共同認知”等說法,應該是大陸方面所期待的,而“中華民國”現行憲政體制”以及“兩岸過去20多年來協商和交流互動的成果”,這些文字則比較中性,但是,依據“台灣民主原則及普遍民意的原則”,還是替未來兩岸關係的變動留下了伏筆。

  第七、維護主權下的共同利益原則。

  蔡英文表示,她依照“中華民國憲法”當選“總統”,因此,有責任捍衛“中華民國”的主權和領土。但是,她不會選擇強硬的態度,對於東海及南海問題,主張應擱置爭議,共同開發。讓台灣成為一個“和平的積極溝通者”,謹守和平原則、利益共享原則,來處理相關的爭議。這部分與馬政府的政策主張就沒有明顯差異了。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