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趙啟正:韜光養晦非一時之計 也非為報復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1-03-06 10:24:16  


  中評社北京3月6日電/全國政協委員趙啟正談中國外交韜光養晦的政策是否會發生改變時談到,有人老把韜光養晦和勾踐,吳越的故事聯繫起來,誤會成了“君子報酬十年不晚”,稱韜光養晦是保持一種謙虛態度,與外國人友好往來。不韜光養晦就是張揚、就是吹牛、就是傲慢,這不是中國的傳統。

  新華網報道,全國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記者會3月5日16時30分在梅地亞兩會新聞中心舉行,主題是“政協委員談公共外交”。全國政協委員趙啟正、陳昊蘇、韓方明、葛劍雄、黃友義、袁明出席並回答記者的提問。

  記者:剛才趙委員和陳委員反覆都提到了中國的GDP已經成為了世界的第二,自從金融危機以來,中國的經濟一直是拉動世界經濟復甦的一個主要動力,中國的自信心也在不斷增強。我想請問趙委員,中國外交這種韜光養晦的政策是不是也會發生改變?謝謝。

  趙啟正:中國的韜光養晦不是一時之計,也是中國人的品質的表現。有人老把韜光養晦和勾踐,吳越的故事聯繫起來,這是兩個出處。《公共外交季刊》上期對這個做了考核,這是兩個故事,但是被我們誤會了。君子報酬十年不晚還了得,不是這個意思,是保持一種謙虛的態度,與外國人友好往來。不韜光養晦就是張揚、就是吹牛、就是傲慢,這不是中國的傳統。

  中國的傳統恰恰是內向的,“君子欲歸於言,隱於行”,不大好說,所以請香港的這位記者記住,我們不是權宜之計,韜光養晦,應該長期堅持下去。我們反對有些國家老對我們指手劃腳,我們自己也那麼做嗎?我們反對不喜歡那些國家傲慢,我們也去傲慢嗎?己所不欲,勿施於人,要人家怎樣對待你,你要那樣對待人家才行。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