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俄羅斯欲向東看 美扼華現新機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9-12 00:54:11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第二十次領導人非正式會議在俄羅斯符拉迪沃斯托克舉行。
 
  儘管普京認為俄羅斯不應該重返19世紀的政策,成為一個亞洲大國,但他也清楚地知道如果缺少一個主動的政策,中國的影響力將在俄羅斯的遠東地區占主導地位。文章稱,雖然俄羅斯保持着對這一地區的法律主權,但由於人口稀少,莫斯科有可能會失去對遠東地區的實際控制權。所以,正是這個因素令普京“轉向”了亞洲。

  文章稱,普京解決這一問題的辦法是將這一地區打造成歐亞的中轉通道。而為滿足這樣的定位,遠東地區需要加強公路、鐵路和港口建設,這會使遠東地區同歐洲中心更緊密地聯繫,而同時也將使莫斯科的基礎設施建設同其在亞洲的經濟運行融為一個整體。更重要地是,隨著北極航道在下一個十年的繼續開放,海參崴的地理位置將令它成為通往歐洲的一個重要的海上轉運點。

  文章稱,普京或許會借此來加強該地區的安全建議,例如在數千英里的交通要道上派駐更多的警察、海關和軍隊。而在鄂霍次克海和日本海沿岸,擴大了的港口也將需要配備現代化的海岸警衛隊以及重建俄羅斯的太平洋艦隊。這或許將對俄羅斯陸地和海上的發展產生決定性的影響。

  文章稱,不論莫斯科是否會採用這樣的戰略擴張計劃,對華盛頓而言,專制的俄羅斯在世界另一個地區擴大其控制力本身就值得令人擔憂。而普京對人權和民主的忽視也反映出了俄美關係中一個更寬泛的變數。

  毋庸置疑,美國面臨着一個艱難的選擇,但它也不得不承認普京“轉向”亞洲的計劃為美國提供了某些機會。華盛頓和莫斯科在亞洲有著共同的顧慮,這有可能會導致雙方在海事安全和自由貿易方面的的合作。而在華盛頓的領導下,日俄間的堅冰或許也可以打破,因為兩者都感到了來自中國的地緣政治上的擠壓。

  文章稱,在諸如裁軍等大事件上,奧巴馬當局已經同俄羅斯進行了整體上的“重置”,但是卻失敗了。如果美國想再次嘗試,它必須理解和利用兩國間存在的這有限的共同點。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