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美國華人藝術家口述歷史記錄華人移民史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15 10:43:18  


  中評社香港10月15日電/如果沒有8年前的愛達荷州度假勝地太陽穀之旅,美國舊金山藝術家榮美立(ReneYung)的藝術創作或許不會與華人歷史產生交集。

  中國僑網報道,2004年,在舊金山開設藝術設計公司的榮美立應邀為愛達荷太陽穀藝術中心策劃一組華工修建鐵路、開採銀礦的展覽。自此,她的藝術創作進入重要轉折點。

  早期廣東移民的故事對於在香港出生、14歲移民美國、從斯坦福大學畢業從事藝術設計的榮美立來說,“是陌生的,沒有機會接觸到”,她在接受中新社記者專訪時說。

  早期華人移民歷史缺乏記錄

  與華人約1/3的舊金山相比,愛達荷現有華人比例不到1%。但150多年前,約1.5萬至2萬廣東華工在西部修建橫跨大陸鐵路。僅在愛達荷州府波易斯,47%居民是華人。

  “他們都到哪兒去了呢?”榮美立遍尋當地報刊和歷史資料,記錄這段華人歷史的文字少之甚少,甚至華工名字都不完整。

  “這是愛達荷乃至美國歷史書里一個不應該有的‘洞’,完全不應該。”榮美立感嘆。

  以裝置藝術重現華工歷史

  令人耳目一新的裝置藝術在太陽穀誕生了。榮美立把她的作品取名為“變遷與消逝”。她在展覽室搭起一堵牆,嵌進400塊肥皂,每一塊肥皂上都印著英文字“Remember”(勿忘)。

  室內存放模仿當初華工用過的木凳、水盆和毛巾,每塊白毛巾上印著“外國人”、“故鄉”和“心之所愛”等英文字。觀眾取肥皂洗毛巾,字體漸漸模糊褪色。“象徵華工歷史被隱去”,榮美立說。

  肥皂越取越少,炭筆繪的華工像逐漸呈現,“象徵歷史不容抹去。”

  在通往藝術中心的大街上,晾在繩子上的一條條白色床單奪人眼目。

  榮美立用醬油、綠茶和海藻粉調和,在床單上繪出華工群像,上面寫著“他們走了”的英文字。

  日久天長,華工群像逐漸淡去,只有“他們”、“走”、“了”三個不褪色的大字留在那裡,引發人們思索。

  這個展覽讓榮美立結識了許多當地人。她回憶說,“他們來找我,說起從祖父輩那聽來的故事:華人被歧視、驅趕甚至虐殺,被迫離開。也有少數華人被社區接受,比如一位跌打針灸醫生。”

  “遙華風聲”口述華人故事

  回到舊金山,榮美立成立了一個非牟利機構“Chinese Whispers”,中文名字是“遙華風聲”。

  “Chinese Whispers”源於英國的古老遊戲,中文譯名是“傳話遊戲”。遊戲第一人以耳語將一句話傳給第二人,依次傳到最後,最初那句話會變得面目全非。

  “Chinese Whispers”還有另一個含義,榮美立說,“你可以理解成華人的耳旁私語,悄悄話。”

  她從民間找人講故事,又請來學術界、藝術界和設計界人士做顧問,“無法接受華人歷史竟像傳話遊戲般被模糊,被走樣。”榮美立強調她的初衷。

  2009年,榮美立團隊與加州普萊斯藝術委員會合作,以口述歷史開始了“遙華風聲?塞拉山故事”。

  他們訪問了塞拉山脈70多人,得到第一手華工修建鐵路、淘金務農的故事,並在羅斯維爾劇場公開表演,特殊的音響和影像效果,平實卻動人的故事,反應相當好。

  自此,榮美立的作品將藝術、設計與社區文化結合。聲學藝術家傑里邁亞?摩爾和更多志同道合者加入了她的團隊。近10名團員大部分是美國本地人,“他們很認同美國歷史缺少華人這一部分,是一件讓人尷尬不堪的事。”

  今年2月,榮美立團隊邀請數位華人和白人後代,在舊金山海事歷史博物館的百年渡船“尤瑞卡“上完成了“遙華風聲?金門記”項目,講述舊金山灣區華人移民故事。

  地圖網站細述華人足跡

  9月,榮美立團隊的第三個項目“足跡地圖”又開始啟動,計劃一年半完成。

  “我們與科技人員合作設計一個網站,用地圖、學者文獻、美國官方數據、民間故事等詳解華人移民歷史變遷。”

  榮美立打算在這個網站上設立互動功能,人們可發帖或評論,豐富內容。

  以通俗易懂的形式,結合藝術文化之美,忠實保存華人歷史並在社區推廣,榮美立8年一路走來,感悟良多。“我越做越感受到了解並保護歷史多麼重要。《排華法案》對美國華人後代影響如此重大,幾乎每一個家庭因此付出巨大代價。”

  榮美立認為,“許多家庭老一輩人不願意回憶這段痛苦的歷史,但不忘過去是為了更好地向前走。”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