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京報:美國不應被莽撞盟友綁架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2 00:16:50  


  中評社北京5月12日電/一個月來,菲律賓圍繞黃岩島製造的一系列鬧劇,表面上看似中菲之間發生的摩擦,但誰都知道背後有美國的影子。更讓人吃驚的是,菲律賓總統在美國的亞太盟國最高領導人中,首次在公開講話中挑明美國的存在使得中國不會動武。菲外長近日又稱,美將保護菲在南海免遭任何形式的攻擊。在吃驚的同時,人們不能忽視的重要情況是,美國其實也承受著巨大的壓力和困惑,其來源不全是因為自身在這裡有重大利益,而且是為所謂的同盟“公信力”(credibility)所困。

  人民日報海外版刊登日本国立新潟大学副教授張雲的評論文章稱,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的近70年時間裡,美國在全球建立了廣泛的軍事同盟網絡。這些盟國為美國的前方軍事存在提供基地,為美軍提供戰時後勤補給,為美國的軍事行動提供支援,成為美國的全球支配戰略的重要支柱。如何維持這個同盟網絡,便成為歷屆美國總統和戰略家們不變的課題。在他們看來,該網絡面臨的最大威脅是,如果美國不能在發生軍事衝突時及時保護盟國,就會引起盟國對美國的同盟公信力的懷疑。

  這個邏輯看上去很有道理,但問題在於,這種“同盟至上”的心理,很可能被心存一己私利的莽撞盟友所利用,從而讓美國被迫捲入不必要的衝突甚至戰爭。在亞太地區,美國在冷戰中已經有過多次慘重教訓。上世紀50年代初,美國捲入朝鮮戰爭的原因之一,正如國務卿杜勒斯所說的那樣,是為了“保護美國的公信力”。15年以後,約翰遜總統延續了同樣的邏輯,他說:“如果我們對於越南的命運放任不管,(盟國對)我們的承諾的價值將會懷疑。”可以清晰地看到,美國對於同盟困境的邏輯是:為了不讓盟國拋棄盟約,就要顯示公信力;而為了顯示公信力,就有可能捲入昂貴的戰爭。目前的黃岩島局勢,菲律賓難道不正是在挑戰美國的心理底線嗎?

  文章表示,問題的關鍵不在於美國如何在同盟困境中不斷地權衡得失,而在於美國必須放棄冷戰時期的思維方式,更多地將道義的因素加入到所謂的公信力的考量中。只想著延續同盟,而不管盟友的要求是否合理合情合法的超現實主義做法,在後冷戰時期的今天是落後於時代的。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