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專譯:伊核僵局 中美克制博弈可供借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23 00:52:56  


 
  然而中國在成為核武裝國家以後的作為,也證明了約翰遜克制政策的智慧。越南戰爭雖然造就了中美關係過去50年來最緊張的時期,但是正如那些美國國務院分析師的預測,中國在越戰中避免了直接捲入戰事或者炫耀其核武器,這進而避免了與美國人正面交鋒。同時,隨著中國手裡掌握的能夠對美國造成傷害的其它手段不斷增加,其使用核武器的意願也出現了遞減。而這種克制則在限制越戰規模方面發揮了很大的作用。

  約翰遜明白,如果向中國發起先發制人式打擊的話,那將很可能在這個已經遍布導火線的區域引發新的一場衝突。這也正如對伊軍事行動反對者所害怕的一樣,類似的對伊打擊將是邀請那些已經處於乾柴烈火狀態的伊朗鄰國發起報復行動。中美兩強間的那場核僵局遏制了局勢的緊張程度,這也使得約翰遜的繼任者身處一個頗為有利的位置去尋求新的對華政策。

  由於美伊兩國均存在的戰略考量以及政治障礙,兩國想要實現立即的突破這並不太可能。但無論如何,約翰遜對中國核項目作出的穩健回應則告誡人們,在敵意中保存一個缺口並為最終的和解打下地基這是可能的。

  對於華盛頓現在的決策者來說,在他們在與一個可被威懾住的,其領導人腦子裡塞滿了維繫教權統治的伊朗撕破臉之前,應該考慮把約翰遜與中國的博弈看作是一個有前景的先例。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