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中日關係僵局 跳不出的政冷經寒?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2-14 10:36:58  


  中評社香港12月14日電/金融時報今日刊登分析文章稱,最初,日本零售集團永旺(Aeon)經理們的擔心似乎毫無根據。一個星期六的早晨,3000多名憤怒的抗議者,出現在這家集團位於中國東部港口城市青島城郊的Jusco購物中心外面,不過抗議者列隊走過,沒有沖擊地方官員派遣警察組成的警戒線。
 
  但永旺的青島企劃主管Hiroshi Ono表示,喘息只是暫時的。那個9月的周六上午晚些時候,一個更加龐大的人群重現,抗議日本政府購買位於中國東海的數個爭議島嶼。這一次,抗議者破門而入,蜂擁進入這家面積逾6萬平方米的商場中,一陣瘋狂打砸洗劫。員工奪路而逃,中方經理在保安和警察的協助下才得以脫身。
 
  這一天,在這片城郊以及中國其他城市的日本企業也經歷了同樣的場景,一直以來支撐中日商業與經濟關係的假設遭到挑戰,令人震驚。過去,中日外交危機從未引發如此大規模、如此憤怒的公眾抗議,對商業影響甚微。談到中日關係時,中國的分析人士常說:“政冷經熱。”
 
  這一事件發生在9月15日,部分受到震動的駐青島日籍高管稱之為“9/15”事件。此後,企業顯然無法不受政治緊張局勢的影響了。單是永旺商場的損失就達7億日元左右,日本政府估計,當月中國的反日騷亂給日本企業造成的損失可能高達100億日元。
 
  代價更加高昂的是,中國人呼籲抵制日貨,這沉重地打擊了日本的汽車和消費品生產商,也打擊了為這些製造商提供剎車板和發動機潤滑劑等各種產品的日本供應商。
 
  例如,9月份豐田(Toyota)汽車的銷量同比下降了49%。10月份,日本對華總體出口同比下降12%,至9480億日元,這是自1979年有記錄以來,日本對中國經季節因素調整後的最大月度貿易赤字。10月份,前往日本旅遊的中國遊客與2011年同期相比銳減三分之一。自去年3月的核電危機以來,中國遊客一直是日本旅遊業的支柱。
 
  同時,日本企業遭遇來自貿易展覽會的非官方禁令,使其難以接觸顧客。它們還因中國監管機構延遲批準其跨國併購而蒙受損失。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