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美麗中國:要“驅霾”須“割肉”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3-08 09:33:29  


3月1日,霧霾中的北京又遭遇沙塵襲擾。
  中評社香港3月8日電/法國《歐洲時報》3月8日載文《美麗中國:要“驅霾”須“割肉”》,摘要如下;

  在“中國夢”的構成中,“美麗中國”概念的分量越來越重。兩會開幕,“陰霾”壓城,對執政者、對民意代表與議政委員來說,未嘗不是一件增加壓力的好事。

  一位委員當著習近平的面,背誦網絡版諷刺北京之“霾”的“新沁園春”;以抗非典名揚天下的鐘南山院士的記者會上,“霾”也是唱主角。鐘院士稱,北京近年肺癌發病率年增2.4%(吸煙致癌率穩中有降),罪魁也是空氣污染。這兩個鏡頭,長久壓在大家的心上,揮之不去。

  2008年奧運會前後,北京空氣質量極好,藍天白雲。這就是說,中國只要決策,只要傾全國之力去做,就會有成果。治污染亦然。這是中國制度幾近“獨家”的優勢。

  如果中共政治局委員汪洋所說“改革是割肉”論是正確的話,為“驅霾”,確實到了“割肉”的時候了。

  政府轉職能的改革,割的是自己的利益之肉;而治霾則需割自身“發展”之“肉”。其實,割肉論雖生於今年“兩會”,但這種思維,已經存在於執政者的思路之中。溫家寶定位明年增長率,比國際經濟學家都要低,就是在向中國向世界說:要使“轉型”之改革成功,要“割”GDP之“肉”。

  那麼,也就是說,要治霾,要保護我們的生存環境,要我們子孫後代比我們水更清山更綠,肺癌更少,身體更健康,經濟發展必須有所為,有所不為或少為。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