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專家:東北亞安全困境與中美關係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04-29 11:08:56  


  中評社北京4月29日電/從地緣政治角度考慮,東北亞地區主要包括中國、日本、朝鮮、韓國、俄羅斯、蒙古等國。然而,從地緣戰略利益的角度來說,美國是該地區不容置疑的重要參與者。如果從東北亞安全的角度來考察,中國、日本、朝鮮、韓國以及美國是關係到該地區和平與穩定的主要行為體,其中涉及嚴重安全威脅主要包括:中日領土爭端、朝鮮半島危機、中美在台灣問題上的分歧等三個方面。

  新加坡聯合早報刊登中共中央黨校國際戰略研究所陳積敏的分析文章稱,如果從局勢的輕重緩急來劃分,就目前形勢來判斷,朝鮮半島局勢無疑是所有東北亞安全問題中的重中之重。縱觀全球安全格局,東北亞地區無疑是世界安全鏈條中一個十分脆弱而複雜的地區,同時也是安全困境集中存在並激烈顯現的地區。這種安全困境的生成原因複雜,既有現實利益之爭,也有歷史問題糾纏,同時還受到意識形態因素的影響。具體而言,東北亞安全困境的原因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首先,東北亞安全困境中的歷史因素。任何事物的發展都離不開歷史的積累,東北亞安全困境的生成也具有深刻的歷史淵源。近代以來,東北亞地區就是一個充滿動蕩與紛爭的地區。從日本在東北亞地區的侵略到美國因冷戰而介入朝鮮戰爭,這些歷史問題並沒有因為時間的流逝而得到解決。目前,中日領土爭端、朝鮮半島分離局面等等都是歷史遺留問題。不僅如此,日本對待歷史問題的態度幾乎成為影響中日、韓日關係的核心變量之一。從這一點可以看出,歷史因素在當前東北亞政治格局中所產生的重要影響。因而,如何化解歷史上的仇恨情結,如何破除歷史因素所引發的現實安全困局,已經成為東北亞各相關國家都必須認真應對的重要問題。

  其次,東北亞安全困局中的意識形態因素。冷戰期間,意識形態之爭成為美蘇兩大陣營的重要競逐對象。然而,冷戰終結並不意味著這種意識形態之爭的終結,其中的一個重要體現就是當前東北亞地區安全局勢仍受到冷戰思維的困擾,而美國在亞洲的同盟關係則是冷戰思維存在的典型外在體現。從形成原因上來看,這種同盟關係的建立是由特殊的歷史條件,即美蘇對抗下的產物。但是,蘇聯已經不復存在,但美國在亞洲的同盟體系卻並未解體,而是越發活躍。

  正是因為美國零和式介入行為,使東北亞相關國家的安全困境進一步增加。例如,朝核危機的一個關鍵問題就是朝鮮聲稱其沒有安全保障。結構現實主義國際關係理論認為,安全是國家所追求的的首要目標。在一個自助體系中,安全的最終保障者不是別人,只能是當事國自身。在朝鮮看來,擁有可靠的核遏制力就是保障國家安全的有效做法。從本質上來說,朝核問題的核心仍然是安全保障稀缺性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