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評社香港7月18日電(記者 黃蔚)不知從何時起,香港這座紙醉金迷國際化都市被扣上“文化沙漠”的大大的帽子,這個描述既貼切又不合理,既得當又有些站不住腳。說它表述得貼切得當是因為這個高度商業化甚至物化的彈丸之地永遠隱藏不住內裡的那股浮躁與不安,哪能讓人相信連走路都停不下腳步的人還可以靜心來看書;但考慮到每年在這裡成功舉辦的各類藝術節、電影節、書展等多彩節目,這頂給香港扣上的大帽子其實又大錯特錯。
如果說北京是一位技藝嫺熟的二胡演奏者,在皇城腳下自顧自地拉一曲二泉映月,任悠悠音符在乾燥的空氣中發散開去,那麼香港則可以說是一位角色轉換自如的”海上鋼琴師”,既可悠揚彈奏名作亦可肆意創作別具一格的新曲,不失那份獨到且不羈的優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