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何卓恩:台灣國民教育得失 可為大陸借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19 01:07:48


華中師範大學近代史所教授何卓恩(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武漢12月19日電(記者 黃蔚)華中師範大學近代史所教授何卓恩在武漢大學舉辦的“海峽兩岸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論壇”上擔任小組主題發言點評人,並通過論文回顧了台灣教育這幾十年來的發展道路,並表示一個社會務實程度與否直接關係該社會的教育是否正常,而台灣國民教育的得失可以為大陸教育改革提供重要借鑒。

  何卓恩表示,從台灣半個多世紀朝野關於國民教育的探索看,傳統文化教育與現代公民教育從對立走向結合是一個基本的態勢,晚近在民族教育方向上出現的分化,不是在傳統與現代結合上有分歧,而是在傳統的範圍上有異見。

  何卓恩說,總體看來,務實的社會建設意識越強,教育就越正常;虛化的意識形態越強,教育就越走偏。“國民黨反共抗餓的意識形態弱化了現代公民教育,也讓中華傳統文化教育畸形化;民進黨‘台獨’民粹的意識形態,將僅為中華文化局部的台灣文化視為傳統文化的全部,也偏離了傳統文化教育的正軌。”

  何卓恩總結道,台灣國民教育的得失,可以為大陸教育改革提供重要的借鑒。

  “這種借鑒的第一層內涵是,傳統文化教育與現代公民教育不是對立的,而是相輔相成、互補互生的。傳統文化的涵養越深,越有益於對現代公民意識的吸收和升華;現代公民意識越全面,越有益於對傳統文化的尊重、保護和弘揚。在這個問題上,半個多世紀以來大陸政界和學界都有過相當錯誤的認識,現在應該有深刻的反省。”何卓恩說。

  何卓恩還指出,“鑒的第二層內涵,是讓教育回歸教育,淡化意識形態,特別是虛化的意識形態。與虛化的意識形態脫鈎,中華傳統文化教育與現代公民教育才可能真正相得益彰,真正有機結合,共同創造出一代代溫文爾雅中規中矩的大國民。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