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馮天瑜:謹慎肯定國學熱 樂見兩岸國學互動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3-12-20 00:56:47


武漢大學台灣研究所所長、武大人文社科資深教授馮天瑜(中評社 黃蔚攝)
 
  審視當前,馮天瑜提到近年有社會教育機構大打“國學”牌,提倡少年誦讀經典,有人突破傳統學術講習的學院式門牆,利用大眾媒體講古論典便能成為頗受大眾歡迎的人物,但也受到專業人士從學術規範角度提出的批評。

  “平心而論,講習國學受到歡迎,顯示了國學的感召力,反映了社會的渴求;遭遇批評,則有益於講者和聽者學術水準的提升,推動人文素養的上揚,故兩者皆有益於國學教育。”馮天瑜說,“對國學的宣導……以因應現時代漸次發生的信仰危機、道德沉淪等社會問題。”

  而對於大眾教化展開的“國學”,馮天瑜表示要謹慎肯定。

  馮天瑜說,“應予肯定,是因為在中國淵富的學術文化中,包蘊著多層面的精神資源,諸如—— 生生不已的變易之道,居安思危的憂患意識, 富貴不淫、貧賤不移的大丈夫氣概,民為邦本、民貴君輕的政治哲學,和而不同、互動共濟的和諧理念,正德、利用、厚生相統一,精神與物質兼顧的文明觀,好學、善學的重教傳統。諸如此類的中華元典精義,曆千百年仍光耀萬丈,經過現代詮釋,可以轉化為救治“現代病”的良藥、滋養今人心田的營養。”

  不過,馮天瑜也表示在肯定的同時還需要謹慎:“切勿抱殘守缺、視‘國渣’為‘國粹’,任沉渣泛起;不能夜郎自大、唯我獨尊,排斥異域學術”

  最後提到兩岸間的國學互動,馮天瑜說,“對於兩岸互動的國學講習,我們樂觀其成。”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