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日本復興衣冠始末——短暫嘗試失敗告終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7 16:51:07


  中評社香港6月27日電/日本人最早是在奈良時代開始穿和服,但和服這一稱謂是日本明治維新以後才開始。成立於1868年的明治政府在政治、經濟和社會等方面實行大改革,使日本各個方面都迎來了全新變化,服飾也不例外。明治時期之前,公家要穿狩衣帶冠,皇族是束帶衣冠,武家是直垂,武士有羽織(半正式)。女子多以十二單為最正式,有小紋、浴衣做便裝。明治天皇即位以後,大力引進西方服飾。1871年,明治天皇廢止奈良朝以來的唐風樣式,其詔書雲“如今衣冠之制、模仿自中古唐制、風格流於軟弱”。1872年,天皇下詔“服制改革內勅”。規定大臣、參議、諸省長、次官除了朝儀以外,以羽織袴為便服,官員逐漸改穿洋服。

  明治時期,為提高日本的國際地位,明治政府斥巨資建造鹿鳴館,只為招待外國貴賓以及官員;聘用西方建築師,完全按西洋模式規劃首都和設計首都的主要建築物;打算廢除日本的傳統文字,改用羅馬字為國語(也得加個服飾吧)……這種全面西化運動受到國粹主義者、保守主義者的批判。著名的地理學家、國粹主義者志賀重昂《表白<日本人>的旨意》論述:“那種眩惑於西洋開化、迷戀他國糟粕的行為,豈能算日本男人的本色?”1865年,時任文部大臣森有禮和廣瀨常舉行西式婚禮,《東京日日新聞》《朝野新聞》對新娘的西式裝束進行了批判,認為其違反了日本的禮節。

  1888年,明治政府與西方國家條約改正案談判擱淺,日本興起了一股反對極端歐化政策、主張保持日本國民性的思潮。1890年,作為國粹主義思潮的領袖人物,岡倉天心任東京美術學校校長。為強調傳統文化的存在,以抵禦西方文化對日本精神的“侵蝕”。除了將西洋畫被排除在專業之外,單純進行日本傳統美術教育。岡倉天心還組織為教員和學生設計出奈良時代風格的制服替代西洋制服。這些所謂的複古服被稱為異形(稀奇古怪)的制服,學校教員都覺得穿著很羞恥,覺得穿著那身衣服連拉面店都不能去,到處都在嘲笑。而學生當時第一次看到服裝的時候,竟以為是殯儀館制服,一些學生不能接受,就從學校退學了。

  雖然受到學校教員和學生的強烈反對,岡倉天心還是強制在學校裡推行複古制服,並寫入《生徒行狀犯則》。至於複古制服的穿著情況,根據東京美術學校《紀念照片制服穿著狀況》,在岡倉天將穿著複古制服寫入《生徒行狀犯則》的1982年,紀念照片中37人有34人穿了複古制服,穿著率近92%。隨後三、四年,穿著率都只有80%多,到了1897年,這一數據跌至18.2%,1898年更降為不足4%,55人中僅有兩人穿了。同年,東京美術學校保守派和進步派發生爭鬥進而引發騷亂,岡倉天心辭去校長職務,複古制服隨即終止。岡倉天心離開東京美術學校後,於1899年創立了日本美術院,同時未能“複活”奈良時代風格的制服,其他實行衣冠複古的院校,如奈良女高師、京都市美術工芸學校同樣以失敗告終。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