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亞中:兩岸應推動統合 建立共同認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9 10:17:12


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武漢6月29日電(記者 王永雪 黃蔚)“甲午戰爭雙甲子學術研討會”今晨在武漢大學召開,兩岸統合學會理事長、台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張亞中在開幕式上致辭表示,兩岸需要一個“推動統合”的階段,透過統合機制的運作,讓兩岸建立共同的重迭認同,也使得兩岸可以形成共同的政策。

  張亞中表示,兩岸認同的差異有諸多因素所造成。第一、甲午120年間,兩岸共同屬於同一個“中央政府”的時間只有四年;第二、冷戰期間雙方政府進行的是一個“仇蔣恨共”的政治教育;第三、台灣政黨為了追求政治利益,而以切割族群與兩岸認同為代價;第四、一些政治人物為追求獨立政治信仰,而進行“去中國化”的教育;第五、北京在國際間的打壓,給了台灣政治人物製造一個大陸是個“打壓者”的形象;第六、近年來大陸的經濟發展讓台灣感受到被統一的壓力,而選擇“逃離”整個中國。

  張亞中指出,以上種種因素使得兩岸的認同越來越趨近於“異己關係”,國民黨將這個“異己關係”定義為“分治”,民進黨定義為“一邊一國”,其中較激進者認為是“兩族兩國”,較有謀略者視其為“一族兩國”。

  張亞中認為,兩岸關係“只經不政”,使得兩岸在政治對話上無法開展,以致最核心的兩岸互信無法建立,也使得兩岸在國際參與上無法進行結構性的調整、軍事互信機制無法推進。

  美國對兩岸關係的最高原則就是“分(治)而不(分)離、和(平)而不(統)一”,維持現狀符合美國的利益。張亞中認為,美國對國家利益的思考是全面的,它不僅希望與大陸要維持一個穩定的關係,但是也不希望自己的東亞地區的主導權交由大陸共同領導。美國在挑動周邊與中國大陸的矛盾與衝突。

  甲午海戰後的120年,整個東亞地區仍舊是充滿不安定,對於整個中華民族來說,仍存在著日本第三次打斷中華民族復興的可能。兩岸當今應該思考,如何共同因應這個可能的危機。張亞中表示,兩岸要共同攜手,首先兩岸雙方要能建立互信。兩岸要建立互信,最基本條件就是要不要挑戰對方最核心的堅持。北京堅持的是兩岸不能在主權上分離,台北在乎的是北京必須接受兩岸分治的事實。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