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的大項目正用工程質量換速度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9-23 10:16:08


  中評社香港9月23日電/為確保設備和基礎設施的建造質量,中國愈加能容忍工程延期。如今,此類延遲越來越多。中國製造的大型客機C919到明年才會首飛。在浙江建造的世界首例第三代核反應堆,將至少需兩年多時間才能投產。中國首個太空站的建成時間已由“2020年前後”變為“2022年左右”。放在以前,中國的大型建設項目出現此類延期,會引發不滿的皺眉。

  香港《南華早報》9月21日載文《隨著經濟成熟,中國的大項目正用工程質量換速度》,文章說,一味追求快速的心態,讓三峽大壩比原計劃提前1年竣工。本計劃用5年建成的京滬高鐵,實際耗時縮減一半。然而,倉促建設三峽大壩導致山體滑坡和數十萬居民被迫搬遷。盡管京滬高鐵被贊為又一項“中國奇跡”,但電氣故障和沿綫地基沉降廣受公衆詬病。

  業內專家說,西方的大項目大多遭到延期影響。如今中國越來越願意接受工程延期,這是“經濟成熟的一個標志。”北交大經濟學教授趙堅稱之為“新常態”——中國領導人今年在河南考察時提到的一種說法。趙認為,這種表態令北京變得“更理性,更重視質量而非速度。”

  這種新常態是高層對盡快完工減少施壓的結果。從京沈高鐵等類似項目的延期,到南京、青島、鄭州、杭州和西安等城市推遲地鐵項目,這種新出現的容忍體現在各類工程中。 

  隨著國內企業進軍曾被外企主導、或此前從未嘗試過的領域,新技術的挑戰正使某些大型項目被迫減速。外國以商業和軍事敏感性為名的對華技術禁運亦是因素之一。C919項目行政負責人曾將該項目推遲歸因於無法從海外購到敏感技術,“時間並非最重要的,首要是保證飛機的安全性。”10年前,不可能聽到這種話,中國當時的“老常態”是一切以速度為先。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