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嚴永福:兩岸藝術交流仍存四大問題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0-28 00:58:02


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博士研究生嚴永福(中評社 黃蔚攝)
  中評社福州10月28日電(記者 黃蔚)福建師範大學音樂學院博士研究生嚴永福日前在福建師範大學舉辦的第二屆兩岸文化發展論壇上表示,2008年來海峽兩岸在音樂、舞蹈、書畫、戲劇、戲曲、影視等領域的交流不斷深入,但當前兩岸之間的藝術交流存在四大問題。

  嚴永福指出,第一個問題是兩岸藝術交流不夠對等、不夠暢通。如影視方面,台灣影片進入大陸不受進口影片配額限制,而大陸片進入台灣仍然受每年15部的配額限制,兩岸合拍片對大陸演職人員還是有較多限制;書畫方面,近幾年的展出絕大多數在大陸舉辦;流行音樂方面,台灣音樂人是大陸演唱會市場的重要力量,而赴台舉辦音樂會、演唱會的大陸音樂人只有區區幾個人。由於台灣對大陸人員限制較多,台灣民眾往來大陸很容易,而大陸人進入台灣要困難得多,入台後活動也受到限制。大陸赴台交流的藝術專案,大多需要依賴官方的組織與協調才能成行,手續繁雜,耗時耗力。入台手續繁瑣和制度障礙制約了兩岸交流的步伐。

  嚴永福認為,第二個問題是一些民族傳統藝術的傳承不容樂觀,戲曲藝術尤甚。從大陸方面來看,大部分戲曲藝術面臨日漸式微的困境。陸近三十年著力經濟建設,文化建設相對滯後,近些年又是快速的城鎮化,在對待民族傳統藝術方面,思想觀念混淆不清,傳統藝術與學校藝術教育教學體系脫節,加上流行文化的衝擊,形式內容陳舊等因素,觀眾以中老年人為主、年輕受眾少,民族藝術的“生物鏈”出現了斷裂。在昆曲界,就有“最好的演員在大陸,最好的觀眾在台灣”的說法,因為各昆劇團在大陸演出時,觀眾寥寥可數,在台灣演出時,卻是年輕觀眾居多,而且觀眾看戲很有素養。台灣豫劇名家王海玲認為豫劇在大陸日漸衰落,“觀眾基本都是中老年人”,而在台灣,年輕觀眾就占六七成。

  嚴永福指出,第三個問題便是一些流行藝術存在庸俗化傾向。流行藝術是指有別于傳統藝術、在現時代影響較大的藝術門類,如當代一些新潮影視劇、流行音樂等。目前兩岸出現一些優秀的藝術作品,但也有一些作品格調不高,思想貧乏,日益庸俗化。如個別青春題材的電影作品宣揚奢華糜爛的物質主義,一些以抗日、宮鬥、穿越為題材的電視劇單純以娛樂為目的,片型重複,內容荒誕離奇,對青少年的歷史觀、道德價值觀會產生不利的影響。這些藝術作品只著眼於短期的商業利益,製作水準不高,缺乏文化底蘊,反倒被進口大片搶佔了市場。

  嚴永福認為,第四個問題是藝術交流機制尚不穩健。兩岸藝術交流還處在邊開展、邊摸索的階段,穩定性和可持續性有待加強,機制需進一步優化完善。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通過簽訂交流協定,一些藝術交流活動逐步走上常態化、機制化道路,但這些成績的取得相當來之不易,不僅前期準備工作繁雜,成本也較高。例如海峽兩岸合唱節,徐沛東等藝術家既當評委,又是全程組織者,為活動順利開展付出辛勤努力。有的藝術門類(如舞蹈等),不同活動之間有內容重疊,一年一次的交流機制在時間安排上有些倉促,資源比較分散。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