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記者手記:追憶中評與容安瀾的緣份
http://www.CRNTT.com   2018-04-04 00:25:54


2016年中評社代表團訪問華府拜會容安瀾 資料相
 

  第二天看到報道全文的容安瀾特意給我發了一個郵件說:“謝謝你。我一直感到驚奇(amazed),你是如此清楚而完整地報道像我們昨天那樣的評論,非常令人印象深刻。又,抱歉中國春節還把你給拉出來開會。我們感謝你與你的同行能來參加。”看到這樣的郵件,當記者的雖苦雖累,也就覺得欣慰了。

  作為兩岸共同媒體,中評社在兩岸關係上的報道得到了容安瀾和其他一些美國主流學者的關注。容安瀾在他撰寫的兩岸關係的論文里經常會引用中評社的報道,他接受我專訪的文章不時也會轉載到史汀生中心的官網上。容安瀾偶爾還會就他看到的中評社的文章或者中評網上其他學者的觀點,與我進行交流。中評社與容安瀾交流時間不長,但緣份不淺。

  過去幾年,我做了美國外交學界“中國通”的系列報道,但是幾次約容安瀾,他都婉言謝絕了。去年的某一天,因為我們已經相當熟稔,我再次提出想約他做這個專訪,說說他成為“中國通”的個人經歷和故事,他微笑著點頭說:“讓我再考慮考慮。”從那以後,因為事情很多,也怪我沒有窮追不舍,這個專訪終究沒有做成。斯人已逝,美國著名台海問題專家、資深外交官、前美國國務院副發言人、史汀生中心東亞項目主任、傑出研究員、中國智庫評出的“美國的中國問題專家十強”之一···這些帶著光環的銜頭背後到底有什麼樣的心路歷程呢?這是我作為中評社駐華府記者沒能完成挖掘的永遠的遺憾。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