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美從德部分撤軍意欲何為?
http://www.CRNTT.com   2020-08-13 12:29:05


  中評社北京8月13日電/8月3日,美國國防部發布聲明稱,美國與波蘭已經達成《加強防務合作協議》。根據協議,美方將增派1000名駐波美軍,總數將達5500名的駐波美軍其大部分相關費用都由波蘭政府支付。

  此前不久,美國防部長埃斯珀宣布,美國歐洲司令部計劃從德國撤出11900名美軍,使駐德美軍數量從約3.6萬人削減至約2.4萬人。這一撤軍計劃中包括將部分兵力從德國輪換至波蘭。一增一減背後的考量,及美國戰略調整對全球安全帶來的影響,值得深思和警惕。

  戰略調整——

  表面偶施懲戒,實則醞釀已久

  近年來,美德在伊朗核問題全面協議、“北溪-2”天然氣管道、氣候變化和貿易爭端等問題上,存在諸多分歧,美方甚至在某些問題上針對德國出台了制裁措施。是否由德國承擔更多防務費用,便是雙方的矛盾點之一。目前德國的防務開支只占國內生產總值的1.36%,儘管德國已經承諾2024年防務開支達到2%,美國總統特朗普還是一再指責德國不遵守聯盟承諾。

  美國選擇從德國部分撤軍,表面看似乎是防務開支問題凸顯美、德在安全領域的爭議,實質上反映了美德關係走向嚴重分歧。

  對於此次撤軍,美國防部長埃斯帕說,這是對世界各地美國駐軍進行評估後作出的決定。他還試圖向媒體解釋,此舉並非總統對德國的懲罰。這些解釋充斥著“此地無銀三百兩”的意味。不過,無論撤軍之舉是否為所謂“懲罰”,都只是表面現象,其背後隱含著美國全球戰略重心的東移。實際上,五角大樓早就開始醞釀從德國撤軍,只不過是在選擇一個適當的時機。

  冷戰結束後,隨著新興經濟體的崛起以及多極化趨勢的出現,國際力量對比發生了變化,力量重心的變化也逐漸引起了美國關注點和戰略方向的變化。從奧巴馬時代開始,美國的戰略重心就開始東移。從“亞太再平衡”到如今的“印太戰略”,其內在邏輯是一脈相承的。

  不過,美國全球戰略重點調整過程中,在局部地區也有微調。比如,克里米亞危機之後,美西方和俄羅斯的關係再次急劇惡化,美西方恢復和加強了對戰略對手俄羅斯的擠壓遏制。對美國而言,波蘭比德國距離俄羅斯更近且更好控制,因此成為重點拉攏對象。由此可見,從歐洲、中東等地區部分撤軍是美國戰略東移的重要步驟,而從德國移防波蘭則體現出其在局部地區的戰略微調。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