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美接觸派反擊:對華“鷹派”走過頭
http://www.CRNTT.com   2020-10-28 00:10:54


八位美國接觸派學者聯名投書《外交事務》反駁鷹派對華政策
  中評社華盛頓10月27日電(記者 余東暉)在美國對華強硬派在華府外交圈占絕對上風之際,一群主張繼續對華接觸的美國學者投書《外交事務》雜誌,駁斥“鷹派”強硬遏制中國的論調,認為對華“鷹派”走過頭了,侵犯行為是對北京的錯誤回應,其結果只會適得其反。

  昆西研究所東亞項目主任史文(Michael Swaine)、哈佛大學榮休教授傅高義(Ezra Vogel)、國家利益中心傑出研究員希爾(Paul Heer)、前美駐華大使芮效儉(J. Stapleton Roy)、昆西研究所研究員杜睿清(Rachel Odell)、喬治·華盛頓大學教授望月(Mike Mochizuki)、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金駿遠(Avery Goldstein)、胡佛研究所研究員梅瀚瀾(Alice Miller)日前在《外交事務》雜誌聯名發表題為“對華鷹派走過頭”(The Overreach of the China Hawks)的文章,主要是反駁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范亞倫(Aaron Friedberg)在《外交事務》雜誌(9/10月號)發表“對侵犯的答案:如何回擊北京”(An Answer to Aggression)文章的論調。

  這些學者文章的主題是:侵犯是對北京的錯誤回應(Aggression Is the Wrong Response to Beijing)。范亞倫在其文章中強調,美國及其盟友和夥伴應該使用“進攻性政策”來遏制中國。接觸派學者認為,范亞倫對於中國的觀點、意圖和行動,一再提出籠統的、不符合條件的最壞情況的說法,不顧事實,表現出缺乏對中國體制各方面的了解,以證明零和政策處方的正確性。文章指出,僅靠脅迫性的“回擊”政策並不能迫使北京按照美國的要求行事,相反這種政策會增加衝突風險,加劇中國的沙文民族主義,降低美國與中國合作處理共同緊迫問題的機會。

  接觸派學者相信,美國的政策制定者必須採取更加謹慎和深思熟慮的方法。美國必須與盟友和夥伴進行協調,這不僅是為了在必要時威懾和競爭,而且是為了激勵北京合作解決共同關心的問題,如全球變暖和當前和未來的大流行病。華盛頓應該致力於減少核戰爭、大規模殺傷性武器和導彈擴散、代價高昂的軍備競賽以及恐怖主義擴散的可能性。在亞太地區謀求穩定的力量平衡,尊重包括中國在內的所有國家的利益。它還應修訂和擴大多邊貿易和投資協定,促進國際努力,更好地解決所有國家的自然災害和人權問題。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