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賴岳謙:中國成功經驗挑戰歐美統治學說
http://www.CRNTT.com   2021-06-25 00:23:37


賴岳謙。(中評社 資料照)
  中評社台北6月25日電(記者 季節)本次美俄領袖峰會上,美國總統拜登極力“提醒”俄國總統普京中國對俄國構成的威脅,希望拉攏俄國,但俄國不為所動。對此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副教授賴岳謙接受中評社專訪時指出,歐美各國面對中國的焦慮感,除了中國各方面實力的崛起外,更源自歐美自身統治學說面臨中國帶來的挑戰。

  賴岳謙強調,中國大陸在40年內讓14億人發達起來,這在歐美是不可能做到的,顯示歐美那套統治學說已不能適應現代。中國的經驗與成果讓歐美國家發現自己的統治學說面對挑戰。

  賴岳謙,巴黎第二大學政治學博士,曾擔任親民黨主席宋楚瑜競選“總統”發言人,現任政治大學外交學系兼任副教授,研究專長包括國際政治、國際關係、“國防事務”、“國家安全與戰略”、大陸研究、危機管理、歐洲研究、大陸研究和政治組織等範圍。

  賴岳謙指出,這次美俄峰會美國本想改善與俄國關係並挑撥中俄,不僅是因為中國在政治、外交、經濟、科技、軍事上都全方面挑戰美國,對美國構成的威脅比俄國大,也因為政治體制上,中國的經驗與成果讓歐美國家發現自己的統治學說面對挑戰。

  賴岳謙解釋,近代歐美各國採行柏拉圖和亞里士多德都認為並非最理想的民主制來統治國內,然而國家治理涉及種種非常專業的知識,就像醫生不能由選舉產生需要長期培訓歷練一樣,從政者也應接受豐富歷練,才能成為良好統治者,但民主政治之下,蓋房子的或律師都可能當總統,因此常常可能選出外行的人治國,當然就會出現種種弊病。

  賴岳謙指出,許多發展中國家紛紛學歐美這套民主體制,是因為錯誤的把歐美經濟繁榮與民主掛勾,誤以為實施民主有助經濟發展,但事實上歐美經濟高度發展是源自帝國主義時運用殖民政策剝削殖民地來富裕母國,假設歐美國家當年沒有殖民地可剝削,採用民主制度多年後,仍將是發展中國家,不會因為實施民主就富起來。

  而儘管一些人認為台灣與韓國既實施民主,又能成功富起來,但賴岳謙表示,台灣過往經濟發展能成功,是因為此採行專家治理制度,從蔣經國當“行政院副院長”到卸任“總統”,台灣經濟成長率都維持兩位數,證明當時的制度有效,但李登輝上台後台灣制度改變,一些非專業人士得以出任官員,台灣就此陷入發展困境,逐漸消耗掉過去的財富,台灣本有好的制度卻自己選擇放棄。至於韓國一開始同樣不是靠民主富起來,而是採行“國家資本主義”,用“國家”力量培養十大企業集團。 

  賴岳謙說,但中國大陸不一樣,可以在40年內讓14億人發達起來,這在歐美是不可能做到的,顯示歐美那套統治學說已不能適應現代,相對的中國的統治學說反而更具優越性更有效,由此也讓歐美焦慮,對中國恐懼。

  而既然美國如今拉攏俄國不成,又面對中國挑戰,美國是否有可能解決與中俄的對立關係?

  賴岳謙認為很難,因為美國歷史短,文化底蘊不足,所以政治智慧不夠,只能靠科學解決問題。就如同台灣如今文化低落,也是因為不再讓學生讀幾千年的中國歷史,導致人民因為缺乏歷史觀變得購膚淺,目光也變短淺只看近不看遠,更慘的是台灣又不像美國科學夠發達,因此台灣未來在全世界治理競爭中將會顯示出短板。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