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西九文化區是香港重要的文化基建,佔地40公頃,正在逐步建成開放 |
中評社香港10月30日電(記者 沈而忱)“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這既給香港的文化藝術發展帶來了新機遇,也對香港提出了講好中國故事的新要求。筆者認為,香港在這方面有得天獨厚的優勢,包括文化基建完備、文化資訊自由流通、包裝與傳播手法貼近國際、與海外華僑聯繫緊密等。香港應當把充分利用這些優勢,在目前嚴峻複雜的國際環境中發出自己的聲音,增進國際對中國的客觀了解,助力國家提升軟實力。
港區全國人大代表、香港教育大學校董會主席、思路研究會召集人黃友嘉博士日前在出席某國際學術會議時,以《明確策略及定位,提升灣區文化樞紐軟實力》為題發言,認為香港應乘著“十四五”規劃的東風,進一步提升自身的文化魅力。更重要的是,香港要打造中華文化海外推廣的樞紐,帶動粵港澳充分合作,助力國家提升國家軟實力,增強文化自信。
筆者對黃博士的觀點深以為然。當前,國際環境複雜嚴峻,中國面臨著不小的挑戰。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多國從各方面圍堵、遏制中國的發展,這不僅體現在經濟上、科技上、軍事上,還體現在文化軟實力方面。例如由西方主導的部分國際媒體持續對中國的5G技術、“一帶一路”倡議等進行抹黑,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令不少民眾信以為真。更值得警惕的是,即使是發展中國家,報道中國新聞的素材大多也來自於它們。因此,即使中國長年幫助第三世界發展,仍然面臨著不小的輿論壓力。
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文化自信,強調文化自信是更基礎、更廣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毋庸置疑,提升文化軟實力對提升中國國際形象,增進國際社會對中國的了解,提升中國國際話語權有重要作用。香港作為國際都會、東西方的“超級聯繫人”,在這一過程中能夠扮演重要角色;再加上“十四五”規劃支持香港建設中外文化藝術交流中心,為香港提升中華文化的海外影響力、凝聚海外華人華僑對中華文化的向心力提供了方向指引和政策支持。
長期以來,香港的文化藝術活動一向保持著活躍的態勢,並深度融入了世界的文化體系之中。上世紀70年代,香港經濟騰飛,市民對精神文化產品有了更大的需求,香港的文化創意產業隨之蓬勃發展,孕育出不少優秀的影視、歌曲、小說等文化創作,在世界各地都有不少粉絲。當前,香港已是全世界第二大的當代藝術拍賣市場,巴塞爾藝術節在香港亦大獲成功。隨著占地四十公頃的西九文化區的逐步啟用,香港世界級的文化設施日漸完備,相信能成為香港文化藝術發展和交流的基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