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水北調工程展覽館(中評社 盧哲攝) |
中評社丹江口9月23日電(記者 盧哲)第十七屆“海峽兩岸媒體荊楚行”訪問團22日抵達丹江口市,隨即參觀了南水北調工程展覽館、丹江口大壩、南水北調工程紀念園。雖然中評社記者隨訪問團抵達丹江口市僅僅半日,但已經能深深感受到這座城市為助力“南水北調”充滿了自豪感和使命感。
“南水北調”即“南水北調工程”,是我國獨特的國家重大水利工程,旨在改善我國北方地區缺水狀況,進一步完善現代化水資源管理體系,促進區域和經濟的協調發展。
“南水北調”分東、中、西三條線路,其中中線工程起點位於漢江中上游丹江口水庫,受水區域為河南、河北、北京和天津。中線工程是南水北調工程中最為重要的措施之一,丹江口庫區是南水北調中線工程核心水源區,因為丹江口水庫蓄水能力非常高,水體清澈綠色,水質達到了一級飲用水標準,水量充足。同時,丹江口水庫還起到了重要的生態保護作用。2012年9月,南水北調中線工程丹江口庫區移民搬遷全面完成。據悉,自南水北調中線工程通水以來,截至2023年7月,南水北調中線一期工程已累計向北方調水超過570億立方米,惠及京津冀豫沿線24個大中城市和130多個縣(市、區),直接惠及超過8500萬人口。
水利工程建成不易,丹江口市把歷史的奮鬥、現時的成果和未來的展望都書寫在南水北調工程展覽館里。位于丹江口市內的南水北調博物館占地面積約為120畝,建築面積3.5萬平方米,通過聲光電等現代科技手段,全方位展示南水北調東、中、西三線工程的決策、規劃、建設和效益。在展覽館,一份份泛黃的文件,一幅幅老舊的照片,訴說著當年在資金、工程設備、物資等相對缺乏的條件下,建設者們是如何硬是憑著肩挑背扛,用螞蟻啃骨頭的精神完成了大壩地基開挖和漢水截流工程,居民又是如何配合國策舉家渡江搬遷……據介紹,南水北調博物館項目將重點打造南水北調世界水文化永久論壇會址中心、全國愛國主義教育基地、水利移民精神傳承和展示中心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