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以中華主權凝聚兩岸主權共識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05-12 16:05:44  


  作者﹕ 楊海峰  北京  保安 

  三月二十二日,國民黨榮譽主席吳伯雄先生在國共會談上首度提出“一國兩區”概念,與大陸確立“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共同政治基礎,引發了海峽兩岸的高度關注。吳榮譽主席的上述立場,是受身兼“中華民國”總統的國民黨主席馬英九先生的委托,向身兼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的中共中央總書記胡錦濤先生當面表達的,這也將是國民黨執政團隊未來四年與大陸展開政治對話的政策基礎。隨後,台灣“副總統”當選人吳敦義先生在博鰲與大陸李克強副總理會談後,又提出兩岸政治對話的三個前提。由此可以視為,國民黨執政團隊已經有意啟動兩岸政治對話,並把兩岸政治談判的大門悄然打開一條縫。國民黨一再堅稱“一個中國”是指“中華民國”,“一國兩區”的法理依據是“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而憲法和法律是國家主權的重要象徵。中華人民共和國是在推翻“中華民國”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大陸無條件接受“一國兩區”,就等於完全承認“中華民國”,這不僅違背兩岸都在堅持的“一個中國”原則,也讓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合法性受到質疑;如果大陸對“一國兩區”不能給予積極回應,等於把台灣方面剛想開啟的兩岸政治談判大門又給關上。因此,兩岸必須提出一套既包容又超越國民黨“一國兩區”的全新政策主張,才能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開創出兩岸和平共贏的新局面。
  
  過去的四年,國共兩黨均堅持九二共識是兩岸對話協商的政治基礎,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的存在。九二共識的內涵是兩岸各自以口頭方式表述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其精髓是擱置爭議,求同存異。國共兩黨也不可否認,兩岸雙方在九二共識“一個中國”的涵義上仍然存在分歧,不要說民進黨對九二共識存在質疑,就連我這個共產黨員也認為九二共識只是一個沒有政治共識的虛擬共識。不過,也正是這個擱置爭議的虛擬共識為兩岸創造了一個模糊的對話協商空間,才有了國民黨重新執政後兩岸十六項協議的達成,為兩岸謀求政治共識奠定了基礎,累積了互信。而且,在九二虛擬共識的基礎上,兩岸只可以商討“先易”的經濟文化議題,而不能應對未來“後難”的兩岸政治軍事外交等後續議題的新挑戰,因為其政治基礎只是表面的口頭的,太脆弱,一旦遇到實質問題就會有麻煩。因此,國共兩黨及兩岸雙方很有必要從現在起展開探討,逐步形成一個超越並取代九二共識的具有實質內容的新共識。在九二共識這一問題上,執政兩岸的國共兩黨領導人都應該拋開政治上的歧見,擴大自身的政治格局,以博大仁愛的胸襟和前瞻務實的視角,認真看待和分析民進黨人士和其他的不同意見,勇敢面對並消除各種質疑。只有這樣,才有利於盡早達成各方都能接受的兩岸新共識,使兩岸對話協商的的政治基礎更加堅實。
  
  兩岸現在擱置的,未來仍將繞不開的,也是兩岸破解難度最大的政治爭議是兩岸的主權對立,為了打破兩岸主權對立僵局,兩岸四地和海外華人中的有識之士都在積極尋求破解良策。國民黨多次堅稱“中華民國”是主權獨立的國家,並再三呼籲大陸正視“中華民國”存在的現實,大陸若不顧及國民黨的這一政治訴求,繼續擱置政治爭議,就無法在兩岸政治議題上找到突破口。兩岸要破解主權對立的難題,就必須尊重兩岸當前的政治現狀,找出兩岸主權對立的病因。目前兩岸最大的政治現狀是:中華人民共和國在大陸地區行使治權,已經得到聯合國和171個國家承認,而“中華民國”在台灣地區行使治權,仍有23個國家承認,兩岸憲法規定的領土範圍雖然都涵蓋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但兩岸在一九四九年以後都沒在對岸行使過治權。兩岸若把治權等同於主權,就會造成兩個中國,而兩岸任何一方說自己擁有對岸主權又都不能令對岸和國際社會信服。只要兩岸都能正視這一政治現實,兩岸的政治對立就比較容易破解。兩岸政治對立的病因在於,兩岸都沒有完全落實,國共兩黨共同尊崇的孫中山先生提出的“主權在民”的政治主張,兩岸憲法規定的領土範圍雖然都涵蓋台灣地區和大陸地區,並且不容分割,卻不能把生活在這兩塊土地上的人民放在首位。只要執政兩岸的國共兩黨都能落實“主權在民”的憲法精神,用一句簡潔的話,就是把兩岸主權交還給兩岸人民,兩岸的政治對立就能迎刃破解。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