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浙江走親:中國第一靈寺法師釋兩岸宗教交流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6-21 00:22:59


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門肅法師。(中評社 楊犇堯攝)
  中評社蕭山6月21日電(記者 林艷 楊犇堯 郭至君)中評社浙江走親團6月20日走訪了舟山的普陀山,普陀山佛教協會副會長門肅法師會見了中評社走親團一行人,就未來兩岸宗教交流分享了他的看法。門肅法師說,兩岸宗教交流是兩岸關係的重要組成部份,是一種文化的傳承和載體,越早進行交流越好。他說,兩岸交流的本身就有基礎,不存在文化傳承和派系不同的問題。大陸可以借鑑台灣的佛教發展,少走彎路。台灣僧眾少,可以和大陸互補。

  普陀山是舟山群島上的一個小島,與舟山群島的沈家門隔海相望,素有“海天佛國”、“南海聖境”之稱,是首批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門肅法師在會見中評社浙江走親團時說,普陀山曾有千尊觀音被送往台灣,而台灣的多羅觀音也在普陀山供奉。2004年,兩岸佛學院特別在北京舉辦研討會,就佛教的辦學、教育以及後勤保障等一系列問題進行深入研討。台灣的出家人雖少,但也有不少僧人到大陸的南開大學、復旦大學、北京大學等名校讀書。

  門肅法師說,佛教是中華民族文化的組成部份,不能狹隘地停留在宗教層面看問題。兩岸同根同源同種,連佛教的傳承都一樣。雖然台灣佛教的發展和大陸相比,時間稍短,但也有其優勢。因為歷史原因,很多前輩帶去了一些傳統的東西並保存了下來,大陸方面也保存了一部份。台灣在原有的基礎上也有所創新,比如台灣的一些道場,因為僧眾比較少,所以過去的傳統禪堂模式已經不適用,就要進行創新和變化,找出合適的模式。這個問題,未來大陸也可能會遇到。我們可以借鑑台灣這方面的經驗,少走彎路。而且,這種交往本身有基礎,不像和斯裡蘭卡、泰國的佛教傳承、派系、文化不同,兩岸的佛教法脈是想通的。

  門肅法師說,他們和台灣的道教也有交流。他說,中國人的信仰是多元文化的,雖然本身不提倡佛教的多元性,但是一定要相互溝通,相互融合,才能促使宗教間的發展不會有衝突。過去一直忽略了這方面的討論,現在應該正確面對這個問題。他和走親團分享了一個故事,他曾看過一個美國基督徒寫的一本書說,“沒有佛,我成不了基督徒。”他說,來普陀山的很多人不一定就是佛教徒,可能只是來求個財,求個姻緣。這都是對美好生活的向往,雖然不是佛教徒,但所做之事是在佛教信仰範疇中。這恰好也說明了中國的信仰中有多元的血液。

  至於未來是否會和台灣的其他宗教擴大交流,門肅法師說,如果民間有這樣的因緣多接觸多交往總是好的。但也會根據自身的情況,做力所能及之事。首先會考慮佛教層面上的交流,單頁不排斥民間信仰上的交流來往。

  中評社浙江走親採訪團團長為中評社常務副社長兼台灣中評社社長俞雨霖,顧問為中評社執行董事長兼社長郭偉峰,成員包括台灣中評社新聞總監暨台灣中評社總編輯林淑玲、台灣中評社桃園分社社長黃文傑、台灣中評社高級記者王宗銘、中評社國際部主任郭至君、中評社採訪主任林艷、中評社記者楊犇堯。

  舟山市台辦副主任丁濤、對台事務處副處長張爾翼與浙江省台辦新聞處長章柏康、副處長廖康、主任科員王健陪同採訪。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第5頁 第6頁 第7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