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台灣清華張祥光團隊 發現13個海王星外天體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11-20 00:30:09


古柏帶是海王星軌道外大約在距離太陽30到50個天文單位之間的圓環帶狀區域。一個天文單位是地球與太陽的平均距離。冥王星是第一個被發現的古柏帶物體。(照片:新竹清華大學提供)
 
  此次研究的重大發現讓天文學家對於太陽系外圍小天體的數量分布有更精準的認識,並能用於精進現有的太陽系演化模型理論。 

  “因為小天體很暗,無法看見,但當它們遮住後面的星星時,會讓後面那顆星星突然變暗一下,就好像是那顆星星突然對我們眨了一下眼睛。”張祥光說,因為小天體本身不發光,距離地球又很遠,無法直接觀測到,所以只能透過掩星觀測方法,看恆星是否變暗,來觀測到小天體的存在。 

  台法團隊運用統計的方法進行掩星事件的搜尋,將遠離正常分布的光度下降事件視為可能的掩星事件,並透過“對流旋轉和行星凌星任務”太空望遠鏡任務科學家的協助加以檢驗真實性。

  研究成果的第一作者,清新竹華天文研究所博士生劉志原表示,“能發現到這些小天體造成的掩星事件,真的很運氣!”但也因為這種隨機發生的小天體掩星事件無法被重複驗證,團隊必須要更小心的仔細檢測每一個可疑事件,確定它們不是因為儀器的原因所造成。 

  本合作計劃也是台灣科技部與法國研究總署長期台法合作計劃。

  合作團隊成員巴黎天文台資深天文學家 Alain Doressoundiram 提到,“我們是世界上第二個團隊在光學觀測中發現小天體的掩星事件,數量比第一個團隊多六倍。這個發現結果除了可以用來肯定之前的發現外,因為和理論模型預測的數量有差異,亦能夠提供給發展太陽系形成的理論天文學家們進行修改的參考。” 

  目前此台法合作團隊仍繼續分析新公布的“對流旋轉和行星凌星任務”太空望遠鏡的觀測資料,預期未來還會發現新的次公里級海王星外天體。

  張祥光表示“目前也建造了一個多目標觀測裝置(Multi-object Instrument for Occultations in the Solar system and Transitory Systems, MIOSOTYS)用來觀測掩星事件,並且在法國上普羅旺斯天文台(Observatoire de Haute-Provence)及西班牙卡拉阿托天文台(Centro Astronómico Hispano-Alemán)進行多次觀測,希望也能有新的發現。”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