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政務APP別再走“僵屍網站”彎路
http://www.CRNTT.com   2017-12-28 23:50:32


  “才整頓‘僵屍網站’,又來了APP、公衆號。”近兩年政務類APP、微信公衆號興起,各地區、各部門競相推出自己的APP、公衆號,有的縣官方APP、公衆號就有好多個。利用現代信息手段推進政務本是好事,可一哄而上,錢沒少花,效果不佳。有的地方還通過行政命令,層層分解任務強行推廣,好事反成負擔。

  前些年,各地各部門的政務網站遍地開花,基層鄉鎮、縣直部門家家都有自己的“門戶網站”。然而,政府網站的質量參差不齊,有不少成了徒有其表的“僵屍網站”或“半僵屍網站”,問題百出,服務質量很低,反而損害了政府公信力。從上至下費了好大的力氣規範政府網站,開展了一次又一次調查督導,關停、整合了一大批政府網站,才逐漸收到成效。而今,各地各部門又爭先恐後地開發政務APP和公衆號,雖然順應了信息管理和服務創新的時代潮流,也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管理和服務效率,為民衆帶來方便,但聯想起“僵屍網站”的教訓,必須提醒各地各部門一句——決不能再讓政務APP、公衆號重蹈“僵屍網站”的覆轍了。

  實際上,現在不少部門的政務APP、公衆號已經有了“僵屍網站”的影子。有些政務APP、公衆號的功能有限、實際價值有限,缺乏吸引力,關注度低,大多數時候“自娛自樂”,淪為門面擺設。而這擺設并不“便宜”,據業內人士介紹,目前政府部門建APP,大都是外包給一些公司,價格少說也要數十萬元,多的上百萬元甚至更多,維護、升級也需費用。開設公衆號雖然不要錢,但內容維護等需專職力量參與。很多政務APP、公衆號的功能、覆蓋範圍以及信息內容重叠交叉,強制要求本系統、本區域公職人員或管理服務對象安裝、關注,甚至下達推廣任務,以致很多人違心地安裝或關注了多個類似的APP、公衆號。一窩蜂趕時髦地開發政務APP、公衆號,刮起了一股新的形式主義之風,暴露出政務決策的簡單盲目。

  政府有必要將規範政務APP、公衆號納入治理政府網站的統一範疇,明確開發主體、條件、程序,明確某一地區、系統、行業的開發功能限制和數量限制,明確管理者的權利義務,從而確保政務APP、公衆號簡約、務實、高效,進入健康理性的發展軌道。(來源:湖北日報 作者:李英鋒)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CNML格式】 【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