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張忠謀:台積電赴美國成本高 長期競爭劣勢
http://www.CRNTT.com   2021-12-06 16:55:15


張忠謀。(照片:“司法院”提供)
  中評社台北12月6日電(記者 楊騰凱)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今日受邀前往“司法院”演講,談台積電在全球半導體產業的優勢,他表示,台積電將來到美國去,美國單位成本顯著較台灣高,就算短期美國聯邦及州政府補貼,也不能彌補長期競爭劣勢。針對大陸半導體產業的發展,張忠謀則簡短表示,大陸在半導體製造方面落後台積電五年以上,在設計方面則落後美國、台灣一到兩年。

  張忠謀6日受邀赴“司法院”“趨勢講堂”演講,主題為“珍惜台灣半導體晶圓製造的優勢”。張忠謀表示,自己1955年加入半導體產業,直到1987年他成立台積電,這也是半導體歷史中相當重要的里程碑,對產業的影響很大,他以製造代工為主的商業模式,搗亂了半導體業既有秩序,令台灣在世界半導體界站了起來。

  談到台灣在半導體產業界的優勢,張忠謀說,最大的優勢是人才,台灣擁有大量優秀敬業的工程師、技工、作業員願意投入,還有高鐵及高速公路等方便的交通設施,適合大規模製造業人員調動,台積電的三個製造中心包括新竹、台中及台南,常有成千工程師不必搬家就能調動。

  張忠謀指出,還有一個優勢是產業鏈,台灣具備上游的半導體設計公司如聯發科,中游有設備廠商及矽晶圓、氣體供應商等,下游有組裝與測試公司如日月光,換作在美國就沒辦法這麼完整。張忠謀也透露,很苦惱台積電要不要去美國,畢竟美國的成本比台灣高,但台積電已經答應要去美國跟日本,不過他也強調,自己不是台積電董事長了,只是說一下大家都知道的事情,幽默口吻令現場聽眾會心一笑。

  張忠謀說,美國在晶圓製造上的條件,跟台灣相比土地、水、電都不是問題,但關鍵還是在人才、台灣派遣人員到當地後,經營管理能力,以及大規模製造業的調動能力都略有不足,因此就單位成本而言,美國顯著較台灣高,就算美國聯邦及州政府短期有所補貼,也不能彌補長期的競爭劣勢。

  至於大陸的競爭,張忠謀指出,大陸在半導體製造落後台積電五年以上,在設計落後美國台灣1到2年,韓國三星電子則是台積電的強勁競爭對手。

  至於台灣會不會有下一個台積電、護國神山?張忠謀表示,要找一個台灣有潛在優勢又對世界重要的行業,加上創新產品或商業模式,以及多年經營努力,可謂一個“難”字

  張忠謀強調,半導體製造是台灣第一個在世界競爭有優勢的行業,這個優勢得來不易,要守住也不易,希望政府、社會、台積電本身可以努力守住。

  另一方面,英特爾(Intel)執行長季辛格(Pat Gelsinger)演講時指台灣不穩定,美國應該多支持自家廠商。張忠謀對此表示,他們講台積電壞話,因為台積電是他們很大的競爭者,而英特爾的規矩是執行長滿65歲要退休,季辛格大概還有5年的時間,這段期間他要想把英特爾抬起來,是不容易的,至於他為什麼要說台積電壞話?大概還是想要政府的錢。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