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台太空中心爭取改制 吳宗信:盼快趕上韓國
http://www.CRNTT.com   2022-02-18 00:35:43


太空中心主任吳宗信。(中評社 黃文杰攝)
  中評社新竹2月18日電(記者 黃文杰)太空中心主任、陽明交通大學機械工程學系特聘教授吳宗信接受中評社訪問表示,台灣跟韓國同樣在1990、1991啓動太空計劃,但是韓國比較完整,包括發展火箭及衛星,投入的資源大概是台灣的五六倍以上,韓國已經大幅領先台灣,現在台灣在發展晶片半導體技術成熟,可以繼續往太空科技、太空經濟來前進。

  他說,1991年成立的太空中心正式員工約230人,加入特約等外部工作者約280人,未來若法人化,希望提升編制為600人,為培育人才,希望跟大學端合作。

  吳宗信,台大機械工程學系學士、碩士,1994年取得美國密西根大學航空太空工程博士學位,1995年返台進入“行政院”太空計劃室籌備處(“國研院”太空中心的前身)擔任副研究員,1998年進入合併前的交通大學機械系任教,曾任機械熱流與製造研究中心主任、ARRC前瞻火箭研究中心創始人兼主任。

  2015年借調至經緯航太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擔任技術長,2016年成為晉陞太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創辦人兼執行長,2018年返回交大任教,去年借調到太空中心成為主任,目前正努力改制成行政法人,從“國研院”獨立出來,隸屬“科技部”,

  目前太空中心規劃在新竹,建造一座新大樓,未來改制法人,量體要擴大,要吸引年輕人投入太空產業,像美國太空總署NASA、韓國航空宇宙研究院KARI、日本宇宙航空研究開發機構JAXA一樣,要讓年輕人一看到就嚮往。

  吳宗信出席陽明交通大學合校周年校慶,會後受訪談到目前太空中心改制法人化進度,他對於台灣跟韓國同樣1990、1991啓動太空計劃,韓國大幅領先台灣,希望能快速趕上。

  他解釋,現在有個名字叫“太空經濟”,以前太空是戰略科技,現在基本上是active(主動)進入到經濟社經濟活動,可以運用到經濟,好比像通訊低軌道,低軌道衛星使用無線電波來傳輸訊號,在衛星與地面接收器之間,倘若沒有其他無線電波干擾,可得到最佳通訊品質。

  吳宗信說,軌道的通訊會改變人的生活,因為會打一堆幾萬顆,有量產概念,壽命大約3年、5年,不像以前衛星發射上去,10年、15年就在上面,這需要更多台灣年輕人投入,戰略科學會變成商業科技,當然也兼具戰略科技。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