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客家文化與閩南文化相融的歷史淵源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0-03 10:41:48  


  中評社香港10月3日電/客家文化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交響樂中的動人樂章,是世界文化百花園中的一束奇葩。客家人在遷徙過程中,與當地土著居民和諧相處,和合共生。閩南文化遷入客家人居住的區域,開啟了客家人與閩南人相互交流和相互融合之先河,體現了客家人、閩南人的包容性和民族團結和睦的相融性。
 
  本文試以清流縣塘背村為例,淺析客家文化與閩南文化相融的歷史淵源。
 
  一、客家文化的歷史淵源
 
  客家民系是在中國長期歷史中形成的漢民族內一個特別民系。客家人的根在中原,客家文化是中原古文化的延伸和擴展。據客家學奠基人羅香林教授研究,由於中原天災戰禍等原因,多次引起中原漢人南遷,歷史上漢民族的遷徙與客家有關的有五次,第一次自東晉至隋唐,第二次唐末至五代,第三次宋元之際,第四次明末清初,第五次清同治年間。其中進入贛南、閩西、粵邊山區的中原漢人,與古越族後裔佘、瑤等土著居民雜處,互相交流,取長補短,創造出一支與中原文化相通、又具南方特色的文化,稱為“客家文化”。這些南遷漢人,操一種濃厚中原口音,並雜夾江淮官話的語言,稱為“客家話”,講這種話者稱“客家人”。
 
  客家先祖為什麼能在窮山惡水、毒瘴猛獸的艱苦環境中奇跡般地生存下來,並且把原始荒野的崇山峻嶺開辟為人類的樂園?這不僅與客家人“堅毅不屈、開拓進取、團結互助、崇文重教、尊祖睦宗、愛國愛鄉”的客家精神有關,還與客家人對民俗的傳承有關。客家人的語言、飲食、建築、生產、勞動到民間風俗、民間信仰、民間藝術、民間工藝與客家人的生活息息相關,無不展現出獨特的風采和魅力,具有很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二、閩南文化的歷史淵源
 
  閩南文化,系指生活在福建地區的人共同創造的(主要是閩南人),並一代代傳承、發展與創新的地區性文化,是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中華文化的一個支系,其分布範圍為我國改革開放以後被譽稱的“廈、漳、泉金三角”,即現轄的廈門市、漳州市、泉州市各區、市、縣。閩南文化自秦始皇統一中國後,在福建設置閩中郡,開啟了中原文化與閩南土著文化的交流與融合。漢晉時期,大批中原漢民遷入閩南地區,推動了閩南文化的形成。晉唐時期,閩南地區漢民人口劇增,經濟迅速發展,政教管理體制日臻完善,閩南文化得到發展。宋元時期,泉州成為“海上絲綢之路”啟航點和東方大港,阿拉伯人與波斯人到泉州經商,帶來了伊斯蘭文化,閩南文化得到豐富。明清時期,歐洲商人和傳教士來,傳入了西方文化,閩南文化進一步得到繁榮。從閩南文化的發展軌跡,可以窺見閩南文化是經過一代代閩南人在社會實踐中,不斷挖掘、弘揚、創造,並吸收采納了阿拉伯文化、南洋文化、西方文化等外來文化的特質和合理因素,有機地融入了其體系內,孕育、發展起來的,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獨特的性格和豐富的內涵,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