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謝長廷:改革是要站上浪頭接受“萬箭穿心”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2-11-30 09:33:14  


  中評社台北11月30日電/在拒絕參與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後,前“行政院長”謝長廷昨日前往淡江大學啟動校園巡迴演講,倡議“憲法各表”。談到民進黨的中國政策,他意有所指地說,無法大力改革的四大原因,就是不曉得機會正在流失、愛面子、提不出對策及不敢犧牲,誤將改革當成詩歌朗誦,終讓機會一點一滴流失。 

  中國時報報道,民進黨中國事務委員會相關辦法出爐後,由於只負責對內整合意見,不負責推動兩岸交流,因而引起黨內“功能限縮”質疑,謝長廷也放棄與黨主席蘇貞昌合作,決定走自己的路。 

  昨日,謝長廷以“開展未來”為名,前往淡江陸研所演講。他直言,上月登陸返台後,黨內對中國問題陷入“交流就是賣台”、“不交流就是‘鎖國’”兩個極端,其實兩者各有利弊,黨應盡速以四項原則提出兩岸政策,亦即多數人民支持、不引起兩岸緊張、能獲得國際支持、不犧牲台灣價值,而“憲法各表”就是他的主張。 

  對此,多名大陸學生不客氣的質疑:“憲法”各表連台灣內部都沒共識了,拿到大陸說不就是在敷衍?”更有人認為,“‘憲法’各表不就等於九二共識?” 

  謝長廷回應,一中各表可說是冷戰時期的產物,它意味“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合國只有一方是合法的;但“憲法”各表則是認為兩部“憲法”都合法,差別在於管轄不同地方。他強調,大陸當局雖不接受這項主張,但至少沒公開批判;而這就是彼此能容忍的“創造性模糊”。 

  “橫看成一側成二,遠近高低各不同;不識兩岸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岸中”,謝說,這是目前兩岸互不隸屬、“憲法”具有特殊關係的狀態,如果硬要講清楚,很可能會擦槍走火。 

  但有學生直搗問題核心說,民進黨成立中國事務委員會後,“憲法”各表還有機會成為民共交流基礎嗎?謝長廷說,就像女生過去不能穿短袖,現在可以,人類的進步就是從少數變多數的過程,“我的主張在黨內還是少數,但我有信心變成多數”,況且,“我到現在還沒被鬥倒,還能坐在這裡!” 

  他直言,要改革就必須付出代價,無法改革的原因,第一就是笨,不曉得機會流失;第二是知道但不承認,怕引起內部紛爭;第三是受制於習性,提不出新方法;第四則是什麼都知道,但不敢犧牲。 

  謝長廷意有所指地說,改革不是“詩歌朗誦”,而是要站上浪頭接受“萬箭穿心”,大浪打來依舊要撐下去,就算只剩一人,還是要堅信能改變世界,如果連這種決心都沒有,就等著跟浪花消失。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