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專譯:怪法國容易促共識難 伊朗核談路漫漫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hinareviewnews.com   2013-11-12 01:07:20


11月10日,在瑞士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心,伊朗外長扎里夫出席新聞發佈會。新華社圖片
 
  華盛頓近東政策研究所的伊朗問題專家和高級研究員里哈拉吉(Mehdi Khalaji)則表示,伊朗參加談判的意圖很簡單——解除國際社會對其施加的部份制裁,特別是對其銀行業及石油產業的制裁。

  里哈吉拉還是在伊朗西北部城市庫姆受訓過的什葉派神學家。“隨著時間的推移,形勢正對伊朗愈發不利。因為這些制裁,伊朗一直在蒙受損失。如果情況持續下去,伊朗將會遭受經濟衝擊,繼而引發民眾恐慌,這是伊朗不希望看到的。”他說,“如果壓力繼續存在的話,不排除伊朗會放棄核計劃部份內容的可能。”

  不過,里哈吉拉也表示,以色列對伊朗提出完全放棄核計劃的要求是“不可能得到滿足的,西方國家也並沒有要向著這個方向努力。”

  里哈吉拉認為,法國反對協議是出於對美國的不滿,後者已經協助和推動對伊制裁五年之久,可如今,因為國內共和黨對奧巴馬政府意欲放鬆制裁的尺度設置諸多限制,美國反倒轉頭爭取歐盟的協助。

  里哈吉拉稱,若達不成任何協議的話,核談就將進行下去,以色列和美國或將默許談判拖到今年年底。

  美國“伊朗裔美國人全國理事會”負責人特里塔•帕爾西(Trita Parsi)指出,伊朗已經做好談判破裂的準備。

  “如果法國繼續不予妥協的話,伊朗正好趁機轉變策略,把責任通通推給西方,再以毫不讓步的態度迫使向其施加制裁的各國分崩離析。”帕爾西說,“與其讓立場強硬的法國因此得益,不如讓各方都無法達成協議。”

  蘇格蘭聖安德魯斯大學伊朗研究學會創始主任阿里•安薩里(Ali Ansari)教授表示,在不清楚具體選項的情況下很難做出評論,不過,在法國因此受到各方歸咎的同時,“各方意見的差異或許超出大部份國家的接受程度。”

  安薩里還表示,伊朗希望制裁得到永久性取消,但得償所願的機會很小,因此,“想要解決伊核問題的話,安理會五大國和德國或許需要另闢蹊徑了。”


 【 第1頁 第2頁 】


    相關專題: 中評社編譯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