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羅祥喜:客家精神貫穿台灣抗日運動始末
http://www.CRNTT.com   2013-12-07 00:46:37


中評社副總編輯羅祥喜。(中評社廖梓達 攝)
  中評社蕉嶺12月7日電(記者 廖梓達)12月6日,中評社副總編輯羅祥喜在廣東省蕉嶺縣舉行的“客家精神與台灣抗日運動”座談會上說,台灣客家人多種多樣的抗日鬥爭,是台灣抗日運動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台灣的光復作出積極而重要的貢獻,愛國愛鄉的客家精神貫穿台灣抗日運動的始末。

  “客家精神與台灣抗日運動”座談會,由中華全國台灣同胞聯誼會、台灣抗日志士親屬協進會、廣東省台灣同胞聯誼會主辦,中國評論通訊社、梅州台灣同胞聯誼會協辦,廣東省蕉嶺縣人民政府承辦。

  羅祥喜說,客家人,是漢族的優秀民系之一,原居中原,因天災人禍等原因,幾經遷徙,輾轉至閩粵贛地區,散居世界各地,包括台灣。客家人在異常艱苦的遷徙歲月中,養成了一種開拓進取、不畏強暴的獨特精神,保存著一種愛國愛鄉、深明大義的文化意識。台灣客家人的這種優良傳統和作風世代相傳。回顧歷史,台灣曾經多次遭到西方列強的騷擾和侵佔,台灣人民進行了長期不屈不撓的反抗鬥爭。在護台禦敵、維護國家統一的鬥爭中,客家人是一支重要的力量。

  羅祥喜說,綜合看來,台灣客家人抗日的方式有兩種:一是武力對抗。台灣客家人與日本殖民統治者進行了長期不間斷的武力對抗,留下許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丘逢甲、羅福星等都是傑出的代表。二是文鬥的方式。台灣許多客家知識分子,用自己的筆,以各種文的方式,包括文學、藝術、詩歌、教育、出版等方式,對日本殖民者進行無情的抨擊、揭露,或者喚醒同胞的保家衛國的意識。賴和、鐘理和等都是傑出的代表。邱逢甲、羅福星等更是文武兼用,影響巨大。

  台灣客家人抗日的兩個戰場,有也有兩個:一是台灣的主戰場。台灣客家人在持續半個多世紀的抗日運動中,一直扮演著非常重要的角色,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客家人的“硬頸”、拚搏、愛國愛鄉的精神,得到充分的體現。二是大陸的抗日戰場,許多台灣同胞積極投入大陸的抗日救亡運動。抗戰爆發後,台灣許多知識精英冒著生命危險到大陸,把台灣的解放寄託於祖國抗戰的最後勝利,把台灣的反日民族解放與大陸的抗日民族鬥爭緊密結合起來,站在民族抗戰的第一線,以實際行動支持大陸的全面抗戰。據稱,當時殖民統治下的台灣,冒險到大陸參加抗日的台灣同胞有五萬多人,其中當然不乏客家人。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 【打 印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