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胡凌煒語中評:兩岸相向而行創雙贏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2-23 00:16:02


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凌煒(中評社 林艶攝)
  中評社北京2月23日電(記者 林艶)張王會和習連會的成功落幕,也引發了各界對習馬會的期待和熱議。上海東亞研究所副所長胡凌煒接受中評社記者專訪表示,實現張王會確定未來兩岸制度化溝通機制,對兩岸關係有極大推動作用。至於大家所關切的習馬會議題,他認為,這好比畫龍點睛,兩岸還需要全面做好準備,不要為了習馬會而習馬會。

  胡凌煒說,兩岸領導人的見面對兩岸關係來說至關重要、影響深遠,也是推動兩岸關係發展的一個重大舉措。這就像畫龍一樣,是兩岸關係的點睛之筆。但前提是要先畫好龍身,如果龍身畫好了,最後的這個點睛之筆,就可以讓龍活起來。

  胡凌煒指出,當前應該思考習馬會的龍身是否已畫好?兩岸關係發展的基礎層面是否已做到位?從某種程度上說,兩岸民眾對習馬會都抱有非常大的期待,但是兩岸關係發展有其自身的規律。如果條件不成熟、還有很多障礙未克服的情況下,只是單純片面地強調一個領導人見面的轟動效應,倉促地推動習馬會,可能會使兩岸民眾失望,甚至會延後今後推動兩岸領導人會面的步調。這不但不會對兩岸關係帶來積極推動作用,反而會出現揠苗助長的情況。因此,對於習馬會,我們不僅要認識到它的重大意義,也要認識到它的重要性。為“習馬會”打好基礎,等到兩岸關係發展到達一定的階段,再實現習馬會,將會對兩岸關係帶來巨大作用。

  胡凌煒認為,如果未來要實現習馬會,我們應該從扎實社會基礎、凝聚民意共識等角度為習馬會創造條件。

  首先,在基礎層面對兩岸社會需求做好充分的準備。胡凌煒說,兩岸關係是台灣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台灣民眾也希望兩岸關係的發展能夠推動台灣島內經濟的發展和提升。從馬英九執政以來的各個政策情況看,兩岸關係是他的強項,內政則是它的弱項。因此,當前應該考慮 “習馬會”這樣的一個會談能對台灣社會經濟發展帶來哪些推動,以及兩岸在經濟結構上如何更好地有機結合,讓民眾確實有感。我們不能簡單地為兩岸關係而兩岸關係,而是要藉助兩岸關係的發展,帶動台灣社會的發展。在議題上要思考,台灣經濟和大陸經濟的成長,包括上海自貿區和台灣自經區具體結合的基礎層面規劃。有了這些規劃後,再請領導人給予肯定和祝願,這樣習馬會就不會是一個形式上的會見,而是確實能夠推動兩岸經濟發展。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