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國面臨艱難的經濟轉型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4-03-27 09:30:26


外界對中國維持快速增長的能力越來越悲觀。
  中評社香港3月27日電/英國《金融時報》3月27日載文《中國艱難的經濟轉型》,摘要如下:
 
  中國經濟的前景如何?當前沒有幾個經濟問題(如果有的話)能比這個問題更重要。我剛在北京參加今年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China Development Forum),該論壇匯聚了中國的高層政策制定者、學術界人士與西方商界領袖、學者,這一問題始終在我腦海中縈繞。
 
  外界對中國這位巨人維持快速增長的能力越來越悲觀。人們的擔心主要集中在產能過剩、過度投資和債務負擔沉重三個方面。我也認為,即使以中國已經成功應對的挑戰為標杆,轉向增速較慢、但更加平衡的經濟增長也是一項異常艱巨的考驗。然而迄今的事實證明,打賭中國的政策制定者不會成功是愚蠢的賭注。當一匹良馬遇到一道新的障礙,馬的勝算肯定會大一些。但就算最優秀的馬也可能被絆倒。
 
  中央財經領導小組辦公室副主任楊偉民在一份寶貴的背景文件中,闡述了中國新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指導思想”,裡面強調了幾個新形勢。
 
  首先,中國已經是一個中等偏上收入國家,人均國內生產總值(GDP)已達6700美元。中國正開始向成為一個發達經濟體努力,史上完成這項任務的國家不多。
 
  其次,國際環境已不如以往有利,部分原因是高收入經濟體在結構上如此疲弱,還有部分原因是中國經濟相對於其他經濟體已顯著變大了。
 
  第三,中國經濟自身發生變化。潛在增長率已下降至7%-8%,原因包括勞動適齡人口減少;產能過剩即使按中國的標準來衡量也變得十分嚴重;金融風險有所上升,其推動因素是地方政府債務、房產泡沫和影子銀行業的增長;中國的城市化程度已超過50%,可它的城市遭受著一系列弊病,包括污染問題。最後,資源密集型增長模式已觸及極限,尤其是水資源,這種資源不是可直接交易的大宗商品。
 
  去年11月通過的《關於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是官方的回應。它是中國下一輪改革的藍圖,其中引人注目地提出要推行重大的制度和政治改革,包括由“行政審批制度”向“法治”轉變。市場在資源配置方面要起到“決定性”作用。同時要“加強中央政府宏觀調控職責和能力,加強地方政府公共服務、市場監管、社會管理、環境保護等職責。”這些都是西方人所熟悉的。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