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張譽騰:兩岸若無信任 文物交流很難談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4-14 00:12:18


中華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出席兩岸博物館雙年會並接受中評社訪問。(中評社 高易伸攝)
  中評社高雄4月14日電(記者 高易伸)第二屆“兩岸博物館雙年會”13日於佛陀紀念館佛光樓開幕。對於兩岸文物交流,台灣的中華博物館學會理事長、歷史博物館館長張譽騰接受中評社訪問指出,兩岸間文化交流彼此要有信任感,他希望兩岸可透過長期合作建立信任機制,否則不論是宣誓對等或免扣押,只要沒有信任,文化交流就很難談。

  張譽騰說,過去20、30年海峽兩岸文化交流是在一個非常穩定的狀態下進行,就連陳水扁執政時,兩岸文物與文化交流也還算頻繁。大家不會去觸動敏感的政治部分,也有點類似“九二共識、一中各表”的意味。大陸博物館來台展出不會用“國立”的頭銜,我們去大陸參展也不會特別強調“國立”,這是兩岸博物館進行文化交流的默契。

  張譽騰表示,公家機關還是有各自的對等考量,所以在交流上還是會透過民間基金會,例如海峽兩岸文物基金會、鴻禧基金會等來做為溝通的橋樑,所以這部分其實還蠻順暢。

  張譽騰說,目前歷史博物館有十幾個大陸姊妹館,有些文物“若不是原來從大陸過來的”,基本在交流上並不會有什麼問題。例如台北故宮很多東西都是1949年從大陸過來的,這些在兩岸交流上就比較困難,因為我們不敢去怕被扣押。甚至之前我們包含去日本參展,我們就不只遇到名稱問題,也會遇到司法扣押的問題。

  張譽騰指出,在進行兩岸交流時,某種程度上名稱是否對等,或是文物免扣押等,都會縈繞在所有博物館館長的腦海裡,我們希望政治是一時的,文化是久遠的。過去20、30年間,歷史博物館跟大陸的交流從沒斷過,他認為透過文化去建立對彼此間的信任。過去我們跟瀋陽故宮做過大清盛事,跟法門寺做過地宮等展覽,也都取得了不錯的成績,大陸來台展出很多也都是一級古物。
 


【 第1頁 第2頁 第3頁 第4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