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ML格式】 【 】 【打 印】 
【 第1頁 第2頁 】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網移動版 中時:兩岸關係定位 說白話不打擦邊球 掃描二維碼訪問中評社微信
http://www.CRNTT.com   2016-06-23 11:11:31


蔡英文不宜幻想以拖待變,時間不站在民進黨政府這邊。
  中評社台北6月23日電/柬埔寨詐欺案嫌犯遣返事件顯示,“冷對抗”造成兩岸一些糾紛事件無法在第一時間協商解決,主管機關卻束手無策,只能空談“持續溝通”,問題癥結還是在兩岸關係的定位問題不能解決。蔡英文的就職演講雖然已向前邁出一步,宣示將依據《“中華民國憲法”》和《兩岸人民關係條例》處理兩岸事務,但對兩岸關係定位仍然採取了迴避態度。大陸給了“未完成答卷”的回應,要求蔡英文做出明確的回覆。 

  中國時報今天社論指出,大陸的態度意味,蔡英文想迴避問題是不可能的,只要問題一天不解決,兩岸僵局就一天不會結束。而問題的嚴重在於,大陸不會無限期等待蔡英文作答,時間拖得越久,兩岸累積的對峙能量就越大,直到最終失控爆發,由“冷對抗”轉化成“正面對抗”,重回兩岸劍拔弩張的緊張局面。蔡英文不宜幻想以拖待變,時間不站在民進黨政府這邊。 

  既然總歸要面對這一問題,蔡英文不如盡早做出決斷,對兩岸關係定位做出明確表達。即便蔡英文不願接受一中原則或九二共識,也必須承認兩岸關係非國與國關係,兩岸互動是在一國框架之下,任何可能將兩岸關係引至國與國關係,或否定兩岸一國的說法和作法,只會把兩岸關係迅速帶至緊張對立的局面。 

  海基會董事長的人選已經拖了一月有餘,近日各方角力此起彼伏,徒增台灣內耗,對改善兩岸關係毫無助益。久拖不決的根本原因,在蔡英文兩岸政策的猶豫遲疑,既無法下定決心重回兩岸和平互動的正軌,也不能斷然決心回到陳水扁兩岸對抗的道路。 

  在此之前,蔡英文一系列的人事安排,顯示了她在兩岸政策上的保守傾向,新政府上台之後在教育文化領域修正馬英九政府的動作,也讓人不禁產生“去中國化”的疑慮。顯然,蔡英文如果想取信於大陸,開始營造累積民共互信,之前的所作所為都有修正的必要,海基會董事長的人選則是修補民共關係的最後一次機會。選擇一個可以被大陸接受,而又能得到蔡英文充分授權的重量級人物出任這一要職,無疑會為蔡英文開創出一片新的兩岸空間。其中最重要的前提,是要得到蔡英文的明確授權,授權對“一中架構”謀求新共識。若無授權,縱使是藍營背景的人士出任恐怕也無濟於事。  


【 第1頁 第2頁 】 


CNML格式】 【 】 【打 印】 

 相關新聞: